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为扎实推进“三导四自主”教学模式,淮滨二高教科室于2025年10月15日夜晚19:00,在五楼录播教室开展语文组大教研活动。成功举办了一场以“《祝福》切片教学——谁杀死了祥林嫂”为主题的深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高一年级主任王苏葳主持,淮滨二高全体语文教师参加。
本次活动聚焦核心问题:究竟是“谁杀死了祥林嫂?”,教研通过“同课异构一说课微报告一评课研讨一总结升华”四大环节,层层递进,共同探寻鲁迅先生笔下那个“吃人”社会的真相。
一、同课异构:多维视角下的“罪案现场”剖析
同样的文本,不同的切入点。二位老师围绕“谁杀死了祥林嫂”这一主问题,呈现了两种风格迥异却又同样精彩的教学范例。
王淑媛老师:以“谜案侦破”解锁经典深度
王老师以分析鲁四老爷等人“精神虐杀” 为重点、抽象出“夫权、族权、神权” 为难点,通过 “悬疑立案导入 — 分组探案锁定直接推手 — 深度探究挖掘封建礼教幕后真凶— 联结网暴案例反思现实” 的流程展开教学。课堂既解读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又引导学生拒绝成为“当代鲁镇看客” ,让经典教学兼具文学深度与现实意义。
方姣老师:聚焦人物,深挖封建礼教之恶
方老师以“分析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为重点,“认识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罪恶本质” 为难点,围绕鲁四老爷等人物设学习任务。教学中,她先引导小组挖掘人物言行,明确鲁四老爷精神虐杀、婆婆强卖逼婚等均是悲剧推手,再揭示 “吃人” 的封建礼教与迷信是幕后黑手,助力学生深刻理解祥林嫂成为封建思想牺牲品的根源。
二、说课微报告:教学设计的思与得
在精彩的课堂展示后,两位老师分享了她们的教学设计理念。
王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导向、经典联现实” 为理念,通过 “悬疑立案” 导入、分组“探案” 及联结网暴案例,引导学生深读文本、联系生活,实现能力培养与价值观树立,达成教学目标。
方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剖析文本,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旨在达成提升学生文本分析与人物解读能力、理解鲁迅作品批判精神的教学目标。
两位老师的分享,充分展现了“三导四自主”的教学模式,更体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三、评课研讨:思想碰撞的火花
在评课环节,教研组的老师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
周建南主任提出这次讲课体现了“三导四自主” 模式的适配性 —— 通过学案与问题设计让 “导” 与 “自主” 形成闭环,肯定课堂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学生参与深度不足” 的共性问题,并提出未来 “同课异构” 需坚守:不追求形式差异,而追求 “问题设计的精准度”;不追求环节花哨,而追求 “学生自主的真实度”;不追求结论统一,而追求 “思维激活的深度”,为后续教研指明方向。
高一语文组李倩倩老师评价王老师以任务群设计释放“四自主” 活力,方老师靠核心问题、方法支架与精准点评凸显“三导” 深度,均堪称经典教学范例。
高二语文组段智华老师提出王老师借“案件侦破” 情境化悲剧主题,降难度激兴趣;方老师以清晰问题链解读,避 “主题先行”,助学生读懂人物与经典。
高三语文组王敏老师提到王老师借“祥林嫂死亡谜案” 情境融模式、联现实;方老师聚焦文本、拆解目标、落实模式,二者风格不同,但都是“以学生为中心” 的经典教学范例。
高三语文组教研组长丁丽结合郑州学习感悟,提出经典小说教学应“以经典为锚深挖文本”,认为《祝福》的教学目标并非生硬地套主题,而是教读经典能力,让经典成为认识世界、理解人性的工具。
四、总结:锚定方向,构建经典教学的学段适配路
活动最后,王苏葳主任对本次教研进行总结,明确“三导四自主” 教学模式的差异化落地路径,即高三侧重 “自主迁移解题方法” 以转化应试素养,基础学段聚焦 “自主深挖文本细节” 以夯实阅读基础。
一场教研,一次成长;一份探索,一份收获。淮滨二高语文组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进经典文本教学创新,让更多学生在与经典的对话中,提升语文素养,涵养人文情怀。(刘泽鲲 李晶 臧琼琼)
责任编辑:秦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