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中心校何泽恒:扎根乡土育桃李 “三股劲头”铸师魂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10-11 11:59:58    来源:信阳教育电视    

      在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中心学校,提起何泽恒老师,师生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扎根乡村教育一线26载的数学教师,用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一颗赤诚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他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是一位乡村教师对岗位的无限忠诚、对学生的深沉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

      韧劲:从“门外汉”到“领头雁”的蜕变

      何泽恒老师的教育之路,始于一次“意外”的转型。家境清寒的他,当年放弃高中,选择了县师范学校,被体育班录取。然而,毕业时恰逢农村小学师资极度匮乏,他毅然服从分配,拿起数学课本,站上了闵庙村小学的讲台。一个“体育生”教数学,质疑声随之而来。但何泽恒没有退缩,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我是本乡本土人,不能在乡亲们面前丢脸,更不能耽误了孩子们!”

      深知自己中专学历的局限和数学知识的薄弱,他明白,要教好学生,自己必须先成为“一桶水”。他给自己立下近乎苛刻的目标:半年练好一手规范字,一年吃透小学全部数学教材。

      在偏远的闵庙村小学,他把所有时间都交给了教学。白天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晚上,其他老师回家了,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深夜。他一遍遍钻研教材,一页页临摹字帖。附近小卖部的老板回忆:“小何那屋的灯,晚上十一点前就没熄过。”遇到难题,他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甚至打电话给自己的初中数学老师求解。老教师们被他这股钻劲打动:“你有这股韧劲,将来一定能成好老师!”他却总说:“自己这点水还差得远,不逼自己一把,连个合格的老师都算不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奇迹发生了:原本数学成绩年年垫底的闵庙小学五年级,竟跃居全镇第一!当校长在教师节那天,将盖着五里镇政府鲜红印章的表彰证书交到他手中时,这个倔强的年轻人眼眶湿润了。他苦练的“恒体”板书,也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何泽恒一步步成长:从村小到中心校,从小学到初中,从普通班班主任到挑起重担的实验班班主任。他用扎实的业务能力和突出的教学成绩,赢得了同行和家长的信任,成为乡村教育沃土上的一棵“劲松”。

      忘劲:把心交给学生 把愧疚留给家人

      何泽恒把几乎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这份投入的背后,是对家人深深的亏欠。

      虽然家就在附近,但农忙时节,他从未能回家帮年迈的父母一把。村里难免有闲言碎语,说他“不孝”“躲懒”。只有父母最懂儿子:“他是怕耽误了娃娃们的课,教学上的事,他一点不敢马虎。”调到中心校后,他更是成了“拼命三郎”:工作时间吃住在校;天不亮,五点半就起床跟操;常常深夜十一、二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宿舍。学校的宿舍,对他来说,更像是个短暂的歇脚处。除了上课,他每天总要往班里跑上七八趟:找学生谈心、批改作业、解答疑问……他的眼里、心里,装的全是学生。

      女儿数学成绩不理想,他总说“明天有空给你补”,可这个“明天”却一拖再拖,从未兑现。女儿最终只上了专科学校,这成了他心中抹不去的痛,也是家人长久难以释怀的遗憾。最让妻子委屈的,是二宝出生的那天。当时他正在市一中讲一堂重要的观摩课,教室离区妇幼保健院仅仅500米!他却坚持上完课、开完研讨会才匆匆赶往医院,那时孩子已经出生。妻子是高龄产妇,生产风险很大。难怪妻子总说他“心硬”。提起这事,她眼圈就红了:“他心里只有学生和工作,哪还有我们娘仨?”可气归气,看着丈夫深夜伏案批改作业的专注身影,看着他因学生进步而露出的欣慰笑容,妻子最终还是选择了理解与支持。她知道,这份“忘我”背后,是他对学生沉甸甸的责任,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严劲:严中有爱 只为雏鹰展翅飞

      在学生眼中,何老师是出了名的“严”。然而,这份“严”的背后,是深切的期望和无私的付出。

      刚参加工作,月薪仅240元时,他就自费给班上每个孩子买了一本《数学英才教程》。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他常常周末骑自行车跑到镇上,自费打印试卷,给学生“开小灶”。有老教师不解:“一个村小,值得你这么下本钱、花力气吗?”他回答得朴实而坚定:“农村娃也是好苗子,一样能长成参天大树。”

      调入中心校后他带的班,规矩“严”:夏季起床铃6点响,他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而他6点准时在操场等候;早上7点半前必须到教室预习,中午12点半前必须回班自习,入班即静;作业必须按时保质完成,手机坚决不准带入校园……

      面对基础差的学生,他有的是耐心。一道题讲一遍听不懂,就讲两遍、三遍,直到学生明白。他常说:“猴子不上树,就多敲几遍锣。”基础薄弱,他就精选习题,反复练习,坚信“熟能生巧”。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严格要求,加上科学的方法和全身心的投入,创造了骄人的教学业绩:他带普通班时,每届都有多名学生考上公办高中,其中2022年中招有5名学生以优异的数学成绩冲进市六高。担任实验班班主任后,所带班级2025年中招,有14名学生考入市二高,高中升学率达到了100%!学生们都说:“何老师对我们要求严,但我们都懂,他是为我们好。”

      如今,何泽恒老师已获市师德标兵、区优秀教师、区十佳班主任等表彰。荣誉面前,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初心和“劲头”。他常说:“现在对学生严一点,是为了他们将来走得更好、更远,是为了他们以后能理解老师的苦心。”

      回望26载乡村教育路,何泽恒老师坦言:“当老师,尤其是乡村老师,没有点‘劲头’不行。对自己‘韧’,是怕耽误了孩子;对家人‘忘’,是心里有愧却无悔;对学生‘严’,是盼着他们都能成才。”这“三股劲”——韧劲、忘劲、严劲,交织成一位普通乡村教师最质朴的教育情怀。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对学生掏心掏肺的关爱和对教育近乎虔诚的执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育人之歌。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秦楚楚

    下一篇:淮滨高中:声动青春礼赞华章 同心筑梦歌唱祖国
    上一篇:信阳市第七届全民运动会成人组舞龙舞狮比赛暨2025年“九九重阳”广场舞展示活动开幕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