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秋风起,秋意浓,书香盈袖。9月25日,信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以“素养导向、课堂先行”为主题,深入羊山外
同课异构: 深入课堂,精准把脉
第一、二节课中,各位领导与教研员深入课堂,分别听取了语文、英语、道法、化学、生物、物理、音乐等多门学科的授课;并从教学目标设定与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活动设计与互动效果等维度出发,重点考察了新课标理念的课堂落实情况。
评课议课: 认真研讨,助力成长
第三节课期间,各学科分组开展了评课研讨活动。专家组与授课教师、备课组及学科团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围绕具体课堂实例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对话。现场研讨气氛热烈,有效促进了信阳市羊山外
在语文组活动中,刘莎莎老师执教《咏雪》一课,通过再现故事场景,引导学生步入魏晋世家,感悟名士家风。邓茜文老师则注重夯实基础,她声情并茂地带领学生沉浸于古韵盎然的家庭赏雪现场,并亲自示范“下水”段落,紧扣教材要点进行写作指导。
随后的听评课环节结束后,语文教研员马书记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初中语文作文备考的精彩讲座。讲座观点鲜明、素材丰富、语言风趣,不仅为中考写作复习指明了方向,也为优化复习策略提供了全新思路。
在数学组活动中,熊亚男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注重教学评价与互动;祝挺老师的课堂则紧扣课标,目标明确,善于引导总结与探究,结构完整。
在随后的研讨中,专家组给出了具体建议:情境导入应承载本节知识并体现育人价值;新知探究需更加开放,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空间;当堂训练则应保证时间,并辅以及时、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张健老师则进一步提出了五点核心指导:教学目标需素养化;教学内容应结构化;教学活动要服务于学生发展;教学评价需发挥正向引导作用;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日常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英语组活动中,两位教师均能精准把握新教材核心,教学重难点突出,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且教学风格鲜明:孙歌老师讲解细致,循循善诱;姜敏老师则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
研讨中,教研员给出了具体指导:建议英语教学应结合真实生活情境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锤炼思维品质;并倡导在日常教学的点滴细节中自然渗透语法知识。
在物理组活动中,两位教师均以《温度》为题进行示范教学,其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充分展现了物理学科的魅力。物理教研员杨辉主任对两节新授课的课堂设计与素养落地路径进行了精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优化建议。他进一步为老师们指明,应以大单元教学为统领,深度践行“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理念。
在生物组活动中,两位老师课标把握精准,结合学科特点,突出生物学的实证性、系统性等本质属性。刘小渝老师课堂情境创设真实、贴近生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张帖老师充分展现生物课的特色,课堂逻辑思维强,学生参与度高。生物教研员王艳红主任建议老师们能够充分利用教材,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在化学组活动中,付鹏老师课堂条理清晰、内容充实,善于启发引导,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采用的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有效激活了课堂气氛。陶首甲老师则通过播放原子结构发展史视频引入新课,成功吸引学生注意,课堂结构完整。
评课环节,化学教研员桂莉老师针对陶首甲老师的课堂,指出了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并给予了具体改进建议,为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明确方向。
在道法组活动中,两位教师均能紧扣新教材标准,教学目标精准,素养导向明确,实现了课标落实“实”、学生参与“真”、价值引领“透”的教学效果。徐维娜老师以“清朗号”为主线创设网络探索情境,赵静老师则引用李子柒案例引导学生思辨,情境创设鲜活生动。课堂小组活动丰富,教师评价及时精准,激励效果显著。
道法教研员徐老师在评课中精准把脉,提出多项优化建议:一是进一步提升课件制作的美观性与精细度;二是压缩环节间隙,使课堂节奏更紧凑;三是设置梯度化问题,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提问、分组及任务设计中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艺体组音乐学科中,孙艳芳老师执教的《探索旋律结构的规律》一课,课堂氛围轻灵生动,音韵悠长。教研员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孙老师能合理整合音乐基础知识与核心技能训练,并有效融入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学习音乐文化。
总结展望: 集中反馈,明晰方向
视导活动结束后,学校教科室立即组织各教研组与备课组长召开了专题反馈会。会上,朱晓丹副校长充分肯定了教师们深厚的教研氛围与专业精神,并强调落实新课标、提升课堂效率必须系统化推进。她希望各教研组以此次视导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持续推动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刘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