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秋意渐浓研思笃,聚力赋能启新程。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升教学效果,9月24日-25日,信阳市五中举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特聘河南省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魏宏聚教授现场指导,来自市五中及区一小、六小、七小,八小共600余位老师参加,研讨活动聚焦课堂诊断分析、研究课堂教学效率,旨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引发参会教师深度反思,为区内合作教研提供良好范例。
本次活动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组,语文、道法、历史组,英语、地理、生物组,三个大教研组的形式分别举行。
数学、物理、化学组
9月24日上午,信阳市第五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组备课组长高莉莉老师带来切片诊断报告,她的报告主要从“课堂导入”和“教学目标出示”两个方面来进行了切片诊断,报告中阐述了切片的原理,作用,方法,通过采集了身边同事和本人的教学案例,展示了高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内化、理解切片原理的过程。高老师真正践行了在“做中学”,给老师们展示了反思有方向,修正有范例。
教科研副主任刘旭老师,带来“小组合作教学”切片诊断报告。刘老师主要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小组合作实施策略,实施流程,小组合作的诊断维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报告中采集了两位教师的课堂实例,对比分析了两个案例的优势和不足,同时给出了改进方法。最后刘旭老师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魏教授对高莉莉,刘旭两位教师的课堂切片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指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对“教学生成”,“教学结构”,“探究式教学”几个方面进行点拨和指导,最后魏教授指出学习切片原理目的是:以切片教学原理备课,以切片教学原理上课,再以切片教学原理评课,达到教、学、评一体化。魏教授还鼓劲老师:“不当教书匠,要当研究者”!
信阳市五中
1.今后要按照切片诊断的原理和标准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2.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习真实发生,实现高效课堂。教师要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如有效提问、小组合作,同时要充分预设课堂,能及时应对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生成事件儿和生成问题。
3.打造探究式的生本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探究中实现各种素养的累加。一节课4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应该占70%左右,否则就不是以生为本的课堂。要创设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语文、道法、历史组
9月24日下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张静老师以“课堂导入”为切片,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诊断报告。张老师不仅讲理论,更是大胆“晒”出自己的教学实例,生动演绎了如何通过精准反思,让课堂导入环节不断优化升级,为在场老师提供了“在做中学”的完美范本。
七年级语文教研组长余玉兰老师接棒,将焦点延伸至“目标出示”与“板书设计”。余老师的报告充满了反思精神,她坦诚剖析自身不足,并展示了如何一步步将理论转化为行动,让教学目标更清晰、板书设计更精彩。大量鲜活的课堂案例对比,让在座老师直呼“受益匪浅”。
魏宏聚教授对两位老师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赞赏。他为切片诊断带来的积极变化感到欣慰,尤其点赞了余玉兰老师在板书设计中师生互动的巧思。随后,魏教授化繁为简,将高深的理论融入日常教学场景,为老师们如何应用切片诊断原理倾囊相授,令人茅塞顿开。
信阳市五中校长胡志宇画龙点睛。他勉励全体教师“真学才懂,一用就灵”——要以扎实的学科功底为帆,以深刻的理论理解作桨,真正驾驭切片诊断这一利器,让教学改革在五中的课堂里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英语、地理、生物组
9月25日上午,英语教研组组长雷洁晶老师与何玲老师分别就课堂导入、课堂小结及板书设计的原理、评价标准与实际应用作专题汇报。雷洁晶老师深入解析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与评价要点,结合自身两节案例,精准剖析导入环节的得失并提出改进方案,展现了扎实的研究素养与反思精神,也为全体英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成长建议。
何玲老师通过具体教学实例,创造性阐释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的实践路径,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可循规律、便于操作的教学参考。
随后,魏宏聚教授对两位教师的汇报进行专业点评,充分肯定信阳市第五初级中学教师勤于钻研、善于思考的治学态度,高度评价其对切片诊断原理的深入理解与有效运用。
信阳市五中副校长刘顺祥作总结讲话。为切实推进“双减”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刘校长向全体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要以课堂切片诊断原理为指导,精心备课、高效授课、科学评课,实现教、学、评有机统一;要加快教学方式转变,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坚持以生本、对话、探究、累加为核心课堂文化,全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为期一天半的研讨活动,既是对前一阶段课堂切片诊断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为下一阶段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希望全体教师积极运用诊断工具,深入剖析课堂、持续反思教学,以认知提升为先导,以实践诊断为路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突破,绽放新的光彩。(贾海燕)
责任编辑:刘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