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瑞,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中心学校教师,25年来一直扎根于农村教育,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她全面
默默坚守 只为热爱
2000年周晓瑞从信阳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了浉河区东双河镇保民小学任教。这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这里校舍简陋,教师也非常少,一个老师往往要教几门学科,在这所小学工作的四年中,有两年她每周的工作量都在三十节以上。2004年她被调往离家二十多里地外的杜河小学,这是当时东双河镇的第一所寄宿制小学,学生八、九岁就要开始住校,经常有孩子夜晚哭着要妈妈,所以在这里周老师白天是老师,晚上就是孩子们的妈妈。记得那是2006年的深秋,那晚,她查完寝已是九点多钟,刚回到教师宿舍,班长就匆匆跑来告诉她,班里有一个同学在厕所门口晕倒了,她听后急忙赶过去,看到孩子已经完全昏迷,就赶紧和丈夫叫了辆出租车把孩子送到市中心医院急救,并陪伴他到凌晨,直到家长从外地赶到医院。事后家长对她十分感激,她告诉家长,作为班主任,她对待学生的心和父母是一样的。
十年前,浉河区开始选调优秀农村教师进城任教,学校里的中青年教师纷纷通过考试离开,周老师的家人和朋友也劝她进城,这样即可以锻炼自己,又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她却郑重的对家人说:“东双河养育了我,东双河中学是我的母校,我要把我的一生都奉献给我的家乡、我的母校。至于儿子,我相信只要他足够努力,一样可以从农村学校考入理想的高中。”农村学校条件虽然艰苦,但从来都没有动摇过周老师扎根农村的决心,因为她热爱教育,爱她的每一个学生。
用心关爱 筑起信任
周晓瑞始终坚信:爱是教育最美的语言。
25年来,周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她严爱相济,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由于学校地处农村,班级中有许多留守学生,她用心呵护班级中的每一位留守学生,长期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辅导功课,并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沟通孩子的学习、生活问题。班里的一个留守学生,他非常的调皮:上课爱说小话、做小动作;下课老师还没走,他就已经冲出教室,这让各科老师都很头疼,因为爱搞恶作剧,周围的同学三天两头来告状。但他热爱劳动,愿意为班级服务,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面对这样的孩子,周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他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经常利用课下时间与他谈心,并利用“一帮一”结对子的方法帮助他改变学习习惯。同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周老师发现该学生非常喜欢读书,也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才会特别的安静,针对这种情况,她把家里的书都借给他阅读,慢慢的他能坐得住了。因为喜爱读书,所以他的作文写的很好,周老师就经常把他的文章作为范文在班级中朗读。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在周老师的关心与鼓励下,这名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也在稳步提升,人也变得阳光、自信,再也不是原来那个不爱学习的小捣蛋了。正是因为周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她所带的每一届班级都很快成为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她本人也曾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敬业修身 砥砺前行
周晓瑞25年来长期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在教学工作中,她认真解读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采取“趣味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动地位。在教育学生上,注重培优扶弱工作,对于后进生,在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以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周老师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所做优质课分获省、市、区一等奖,并于2023、2018年被评为省、市级“骨干教师”。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