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9月20日,华浙优210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示范观摩交流会在息县成功举办。中国水稻研究所、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与来自河南各地市县农科院所、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息县种植大户等13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新路径。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项店镇华浙优210示范基地。该品种田间表现优异,穗大粒多、抗倒性强,引发现场专家与种植户热烈讨论。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种植管理要点,包括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应用,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种植模板。
在随后召开的研讨会上,息县人民政府县长郑春介绍了息县水稻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强调在推动水稻产业升级过程中,将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前沿农业科研成果与先进技术,为息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通过视频致辞表示,华浙优210兼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性,建议进一步深化科企合作,推动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实现“种粮一体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唐绍清,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所长扶定等专家,围绕品种选育、区域适应性及栽培技术展开专题分享,为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水稻研究所成果转化与服务处处长李春生提出,优质品种是提升单产的关键,需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加强品牌建设等举措,培育本土自主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院长钟思志强调,农业科技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要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筑牢国家经济安全基石。
企业代表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昌华表示,将加大华浙优210的推广力度,完善技术服务网络,助力品种规模化应用。与会专家还就品种在豫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进行深入探讨,提出针对性技术改进方案。
据了解,息县作为活动主办地,其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92万亩以上,此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抗稳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息县样板”。(金宏辉 杨振)
责任编辑: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