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欢迎新老朋友,到我们江庄村桃园采摘桃子,咱村的东西,品质没得挑!”9月11日,息县张陶乡江庄村村支书彭卫操着浓浓的乡音,话语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底气。质朴的推荐、独特的幽默感,成功点燃了网友的兴趣,评论区里“想尝尝”的呼声持续高涨。
今年52岁的彭卫是土生土长的江庄村人,2021年,性格风风火火,热心肠的他被村民选为江庄村
他是村民口中“办实事的彭支书”,也被乡亲们亲切唤作“网红支书”。
记录生活,展示乡村,他用实力“圈粉”。一部手机、一方屏幕。彭卫用900余条短视频为乡村代言,接地气的产品介绍、有趣的乡间小故事,村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不论是视频拍摄还是直播互动,彭卫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全面细致的介绍,办好为民服务、助民解忧、推介家乡等事项。
视频镜头变成成政策宣讲“大课堂”、民情民意“收集站”、文明传播“小喇叭”、富民强乡“大舞台”……他把“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写在了田埂地头和手机屏幕里。江庄村也从软弱涣散村蜕变成连续两年的“四星”支部村,彭卫说:“火的是好风景、好味道、好故事,更火的是乡亲们的好日子!”
以“屏”为媒,收获的不止是“粉丝”,还有民心民意。
彭卫的数百条视频里,藏着江庄村的“治理密码”。过去的江庄村,村民常因地边、宅基地等问题产生矛盾,他便主动编写剧本,将农村常见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土地争议等案例,改编成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邻里和为贵”短视频情景剧,通过“线上演、群众看、大家评”的方式,既普及了相关法律政策,又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明事理、知对错,实现了“化解一例、教育一片”的效果,使矛盾化解从“事后调处”转向“事前预防”。
“要是没有你,俺们就闹红了眼,邻居变仇敌了。”日前,江庄村前江庄组村民余学芳握着彭卫的手,连声道谢。余学芳与村民毛荣英因相邻处的地界归属问题产生争执,积怨像藤蔓一样慢慢“缠”住两家人的心。得知这一情况后,彭卫利用短视频拍摄情景剧,先
从田埂到手机屏幕,彭卫把调解桌变成了普法台。他用方言、短视频搭起法治桥梁,用“乡音”解“乡愁”,让相关法律政策在乡土中扎根。潜移默化中观念改变了,土地纠纷少了,赡养老人的多了,邻里互助成了常态。有村民直言:“就喜欢看他拍的,比开会听讲有用。”
政策“云宣讲”,地头见实效。“家人们,今儿咱好好拉拉育儿补贴、低保申请等相关政策……”除了上班时间,彭卫准时切换成“主播模式”,把村委会会议室、自家客厅、田间地头都变成直播间。
没有专业相机、没有补光灯、没有助手呐喊,一人“掌控”全场……再看弹幕区,热闹得像知识问答会。“申请低保需要什么条件?”“独生子女证能享受哪些政策?”面对网友五花八门的问题,彭卫都一一耐心细致解答。
“现在年轻人习惯看直播,老年人也爱刷短视频,我就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政策。把‘文件话’变成‘家常嗑’。”彭卫说,“评论区就像24小时不打烊的村务窗口。透过屏幕不仅能及时传递政策,更能听见带着泥土味的真实诉求。把政策掰开揉碎了讲,群众误解少了,对咱们的信任自然就多了。”
如今,他的直播内容已从政策解读拓展到农技推广、村务公开,粉丝中不乏周边村镇的村民。“我们很喜欢这种方式的直播,既直接又易懂,还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在手机上操作缴医疗保险费,用处可大了。”村民张文涛乐呵呵的说。
朴实的乡音、生动的例子,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翻译”成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直播间的弹幕提问、连麦互动,让政策解读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有问有答、有疑必解的双向交流。
接地气才会有人气。“原来村干部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呀!”“原来村里为俺们做了那么多实事、好事。”许多村民“刷”了短视频后,纷纷感叹。农村医保在外省还能用吗“村里旱情现在怎么样了?”“下一次饺子宴是什么时候?我也想参加。”……也有村民在短视频下留言询问村内各项事宜。短视频号也因此成了村事“小灵通”。
利用“网红支书”身份,彭卫持续发挥着“红人效应”,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短视频知道了江庄村,因此也受到很外界人士的关注,每逢节日,一些爱心人士来村里慰问。对于在外地工作的村民来说,村支书的直播间是他们了解家乡发展变化的一扇窗口。彭卫说:“我在直播间‘化身’乡村推介官,热情宣传本村和周边村乃至整个息县的资源优势、营商环境、发展成效,吸引在外游子关注家乡、了解家乡,进而投资家乡。”
思想引领起来,乡风文明起来。在彭卫的镜头里,不是千篇一律的商品陈列,而是一个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真实乡村。他更像是一位刚从田埂上走来的“村支书”,身上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味道。
以”饺子宴“为载体,与反电诈、反养老诈骗宣传相结合,与文艺下乡相结合,与文明表彰相结合,引导村民增强文化自信和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从“政策传导”到“情感共鸣”,将村民“观望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政策宣传不再是“板着脸讲话”,而是“贴着生活拍”;不再是我讲你听,而是你我共演;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互动。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服务农村。镜头前,他玩转短视频为家乡聚人气。镜头后,他脚量民情、心挂实事,从简单的记录生活、记录自己村庄的变化,到尝试着介绍家乡特色产品、看家乡等系列短视频。虽然他的作品没有那么花哨,但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乡村景色、听到了亲切乡音,让人直观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发展活力与振兴之美,心中泛起了一缕乡情眷恋。
如今的江庄村,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路灯照亮了村道,农产品不愁销路,群众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彭卫的直播间吸粉不断。,她却总说:“我不是什么网红,就是个帮村民跑腿的村支书。只要能让村里富起来,让村民笑起来,啥都值得!”
傍晚时分,村委会的灯光又亮了起来。彭卫对着镜头露出熟悉的笑容:“家人们晚上好,今天继续给大家唠唠村里这两天的新鲜事、新变化……”镜头里。这个“网红支书”的直播间,盛满了他对乡土的炽热情怀。正播着属于江庄村那最动人的乡村故事。(何红 胡译丹)
责任编辑:刘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