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乡高山村主公路进口处的T字形路口,因旁边绿化带遮挡视线,造成视线盲区,影响交通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村里能联系相关部门尽快修复。”近日,新县千斤乡杨高山村网格员黄迎新在巡格中发现道路安全问题,立即通过“信服通”APP向乡社会治理室上报问题。
“我们在接到网格员上报问题后,立即向县交通局、公路局‘吹哨’,并联系两部门到现场共同协调处理。”千斤乡
最终,经协商确定由千斤负责绿化带修整,公路局设置提示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这是新县推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的一次成功实践。
为深入推进基层治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新县探索建立“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赋予基层“吹哨权”、部门落实“报到责”,社区网格“事后评”,推动治理重心全面下移,构建“
为推动问题精准高效处置,新县坚持以领导干部牵头抓为解题关键,针对群众反映的“难题”,社会治理中心严格落实三级责任制,经分析研判后,及时推送至处级领导签批,同时明确各级责任人,强化领导责任、部门责任,构建齐抓共管的治理机制。通过提级办理,“鑫海花园小区路面坍塌、怡美山庄小区水压低、向阳路西头路面渗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通过精细设计,新县为该机制顺利推进系统构建起了权责清晰、响应高效的制度框架,直击基层“小马拉大车”困境。
不久前,多位居民反映长潭A区振兴巷教委楼前多个路灯不亮,给居民夜间出行带来不便,请相关部门尽快解决!
接到反映后,新集街道第一时间“吹哨”,召集县城市管理局“闻哨”报到参与处理,在现场查看后,县城市管理局立即安排亮化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并于当天完成路灯修复。
“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实施以来,新县乡镇街道先后“吹哨”232次,实地解决群众诉求、矛盾问题197件,办结率84.9%。
“经过长期运行,这项工作机制已成为
今年以来,新县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发现群众诉求、矛盾问题4171件,已办结4076件。
“新县将坚持为民服务的理念,持续深化“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更多资源、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一线下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实干中传递民生温度,于细节处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扶庆福表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