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息县:从田间到餐桌一桶酸辣粉的“链”式飞跃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8-21 15:29:43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我们坚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控。”8月20日,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豪的这句话,恰恰道出了这家企业十年发展的核心密码。当前,息县正深入推进融入服务全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在融入服务全统一大市场建设上走深走实,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见行见效。而作为当地民营经济的标杆,豫道农业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以一桶小小的酸辣粉为纽带串起全产业链,成为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这份“链”动效应的起点,深深扎根于息县肥沃的土地之中。从红薯苗破土而出,到最终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酸辣粉,豫道农业用十年时间精心织就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闭环。这其中,企业自建的10万亩基地是整个链条稳固的根基。这里产出的红薯在采摘后,能在48小时内完成鲜薯转化,而这正是豫道酸辣粉“Q弹挂汤”口碑背后的底气。赵豪进一步介绍,从红薯种植、收储、打粉到加工,所有核心环节企业都实现了自主掌控,甚至连包装用的纸箱、纸筒也由企业自行生产。“这种全链条的自主掌控,让我们在融入全统一大市场时,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让传统食品焕发新生的,是科技的力量。豫道农业将“厨房”搬进实验室,用精准的科学手段雕琢味道。研发负责人方海滨坦言:“我们不是在凭感觉做味道。”在实验室里,每一种食材的搭配都经过反复测算,“比如辣椒,我们会精确配比河南和四川的品种;再比如老陈醋,我们用到的老陈醋醋酸值要严格控制在5.5-6.0之间。”这种用科技解构传统风味的方式,不仅让产品口味更稳定、更受青睐,也让酸辣粉有了“舌尖上的盲盒”的趣味。与此同时,企业自主研发的20多项专利设备,既实现了产能翻倍,又大幅降低了能耗,为企业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创新的发展模式,豫道酸辣粉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其复购率高达55%,稳居抖音速食类目榜首,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速食界的小米”。十年间,豫道酸辣粉热销超8亿桶,蝉联全销量冠军,更沿着“一带一路”走进了20多个家。

      这样亮眼的成绩,得益于企业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销售策略。销售部经理李玲介绍:“我们构建了覆盖800多个县市的经销商网络,还组建了自己的主播团队,曾创下单日破8万单的佳绩,际化布局也已稳步启动。”而这一切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息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李玲深有感触地说:“县里推行的‘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让我们能更安心地专注于生产经营;‘金融超市’和‘行长周一见’活动,精准解决了我们的融资难题。加上息县地处中原腹地、淮河之畔的区位优势,以及配套的智慧物流园,让我们双轮驱动的市场触角得以不断延伸。”

      事实上,息县创新推出的“双随机+智慧监管”模式,通过25个部门联合抽查,切实为企业减轻了负担;“金融超市”和专项信贷产品的精准滴灌,累计授信超亿元,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这些都为豫道农业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是豫道农业第一个十年的收官之年,赵豪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的销售目标是做到10个亿,实现25%的增长。新生产线投产后,年加工红薯可达50万亩,能带动50万农民增收。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一根粉条都能追溯其来源,最终成为横跨食品与健康产业的上市企业集团。”

      一桶酸辣粉,巧妙串联起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既带动了当地红薯种植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让农民在产业链中分享收益、实现致富;又通过精深加工、自主研发等环节的深耕,推动企业不断壮大。豫道农业这条创新发展之路,生动诠释了息县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服务全统一大市场进程中的实践与成效,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图景中一抹亮眼的色彩。(何红 李梅 黄飞龙)

    责任编辑:熊文琦

    下一篇:罗山县潘新镇:巧借“集市”搭台子 唱响“宪法”主旋律
    上一篇:国网光山县供电公司:助力企业用好电 高效服务获赞誉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