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罗山县子路镇芡实种植水塘里一片生机盎然,一朵朵紫色小花探出水面,悄然绽放着,农户小心翼翼的管理着这些“水中珍宝”,不久它们将成为当地百姓的 “致富果”。
处暑前后,这些小精灵将迎来采收期,一颗颗饱满圆润的芡实裹着青绿色的外衣,在碧波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宣告丰收的喜讯。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水塘边就已热闹起来,农户们穿着防水裤,手持特制的采摘工具,娴熟地穿梭在芡实植株间。他们弯腰弓背,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芡实果从茎秆上摘下,沉甸甸的果实坠得竹篮微微晃动,水珠顺着果实的缝隙滴落,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近年来,子路镇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业大镇水土资源优势,在产业布局上,子路镇将芡实种植纳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培优壮大芡实产业与紫云英大米、深水莲藕、优质稻虾米等特色优势产业共同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通过统一规划、资源整合,避免了单一产业的市场风险,形成“一镇多品、互补共赢” 格局,稳固了特色农业根基。
朱湾村是子路镇芡实产业的“排头兵”。村里探索出芡实套种模式,在种植芡实的同时套种莲藕、水芹等,土地利用率提升近三成;“稻虾共作” 模式让稻田周边水域种芡实、水里养虾,实现 “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的生态农业循环,每亩综合收益较传统种植翻番。如今,子路镇芡实种植面积从最初几十亩扩展到上百亩,规模化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产业要发展,需多元“巧思”。子路镇瞄准农旅融合新赛道,依托连片荷塘景观,打造 “荷塘月色” 休闲区,开发芡实采摘体验、荷塘垂钓等特色旅游项目。每到周末,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体验剥芡实乐趣,品尝以芡实、莲子为食材的农家菜,还会购买芡实米、莲子干作伴手礼。农旅融合让芡实产业从 “卖产品” 升级为 “卖体验”,提升了附加值,让更多村民分享到产业增值红利。
从“水中珍果” 到 “致富法宝”,子路镇芡实产业书写着乡村振兴篇章。下一步,子路镇芡实产业还将在扩大销售、产品深加工、开发芡实粉、芡实糕点等产品上下功夫,让这一特色产业成为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