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在信阳市息县小茴店镇,一场特别的法治宣传活动正在改变着乡村孩子们的生活。“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吃饱穿暖,更要教会他们用法律保护自己。”镇人大主席说。
多维联动,打造“浸润式”普法矩阵。针对农村地区法律知识普及薄弱环节,镇人大主席团建立“人大代表+法律顾问+志愿者”联动机制,组建2支普法小分队,深入全镇15所中小学、25个行政村开展“法律护航青春行”系列活动。在校园内,人大代表化身法治副校长,通过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互动问答等形式,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融入趣味课堂。在明德小学的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直观感受司法审判流程,课后收集的反馈显示95%的学生表示“学到了保护自己的方法”。
为破解留守儿童普法难题,人大代表采取“入户走访+集中宣讲”模式,在留守儿童家中设置“法治小课堂”,用方言讲解防性侵、防欺凌、防网络诈骗等知识,并向陪护老人发放《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明白卡》。据悉,今年累计开展校园普法活动5场,走访留守儿童家庭237户,发放普法资料3000余份,实现重点人群普法全覆盖。
靶向发力,构建精准化服务体系。小茴店镇人大注重将普法宣传与实际需求相结合,针对留守儿童家庭隔代监护普遍存在的法律认知不足问题,创新推出“一老一小双守护”行动。人大代表定期组织法律专家、心理咨询师开展“法治夜校”,为老年人讲解未成年人监护责任、权益维护等法律知识,并开通司法所长手机号码24小时法律咨询热线,及时解答涉未成年人法律问题。在大竹园村的一场夜校中,法律专家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未成年人网络打赏追回程序,现场20余位老人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孙辈权益。
针对农村地区易发的未成年人受侵害问题,人大代表联合派出所、妇联等部门开展专项排查,建立重点人群动态管理台账。在走访中发现的3起校园周边安全隐患,通过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机制,推动相关部门在一周内完成整改,加装路灯6盏,增设交通警示标志8处,切实织密安全防护网。
长效保障,健全法治护航机制。为巩固普法成果,小茴店镇人大推动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建立普法效果回访机制,每季度对受宣传群体开展法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根据结果调整普法重点;二是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监督机制,组织人大代表对学校安全管理、网吧监管等开展专项视察6次,提出整改建议13条;三是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成立村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5个,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培训。
通过系统化普法行动,全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同比下降42%,涉及未成年人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8%,形成了“家庭尽责、学校履责、社会担责”的良好局面。让“守护未成年人就是守护乡村未来”的理念深入践行,把“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作为普法最终目标。
如今在小茴店镇,法治宣传的触角已延伸至每个角落,越来越多的群众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一幅法治护佑、平安成长的和谐画卷正在乡间徐徐展开。(何红 胡天瑞 万伟)
责任编辑: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