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里,何书玉老师手执历史的明灯,将文明的星火传递给青春的彼岸。从青涩到笃定,从讲台到心田,十载春秋的跋涉,让历史教育不再是泛黄的书页,而成为照亮生命的炬火。她是学生眼中的人生引路人,是同事心中的教学标杆,更是羊山中学
三尺讲台育英才,让历史知识“活”起来
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流淌的智慧长河。何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生机,她擅长以“情境还原”拉近古今距离:在“澶渊之盟”的课堂上,学生化身“外交官”群枪舌战;在“丝绸之路”的教学中,她借助地图动画和文物图片,带领学生“云游”千年商路,感受文明交融的壮阔。一位学生在家校本中写道:“原本对历史课兴趣平平,现在却每天都盼着上历史课!”
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何书玉老师积极创设情景,开展历史学科特色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文物仿制大赛、汉服文化节等,打通史实之间的联系,让历史知识在学生眼中变得生动而鲜活。她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让他们真正爱上历史课。
教研相长结硕果,让专业素养“实”起来
何老师深知“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始终以研促教,以教践研。她通过不断参加优质课比赛,以赛促升,练内功、丰底蕴、强能力。对待每次优质课比赛,她都全力以赴,一次次备课熬至深夜,一次次磨课乐此不疲,一次次推陈出新重振旗鼓,实现了从迷茫到坚定、从平凡到卓越的华丽蜕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她的教学成果走出校园,走向省级舞台,先后荣获河南省历史学科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分层作业设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更是荣获省级一等奖。
携手共进促成长,让历史之花“开”满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历史教研组长,何老师笃信“打铁还需自身硬”,时刻关注史学前沿,将新理论、新发现融入教研教学,为教学注入活力;组织老师深研教材,梳理知识脉络,将零散内容编织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主动参加“青蓝工程”,与年轻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分享教学方法,全力护航青年教师成长。从教学设计精修到磨课细节打磨,何老师手把手指导,众多青年教师在其助力下快速成长。“从设计课件到板书字体大小,再到颜色搭配,何老师都不厌其烦、细致指导。所以,我第一次参加教学比赛就获得了奖项。”年轻教师小李动情地说。
在她的引领带动下,历史组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教研组”,组内多位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崭露头角,造就了一支团结有力、教学过硬、能力突出的历史教师队伍。
创新管理激活力,让学习氛围“浓”起来
在班级管理中,何书玉老师创新开展“班级成长积分赛”,以小组为单位,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互助行为等多维度进行积分评比,每月评选“最佳团队”。积分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让班级形成了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变得更有责任感了,回家总念叨着“要为小组争光!”通过这些举措,何老师所带班级多次获评“优秀班集体”,成为校园里充满活力与凝聚力的榜样班级。
三尺讲台育桃李,十载耕耘守初心。 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无论是历史课堂上的旁征博引,还是学科建设里的引领推动,亦或是班级管理中的倾心守护,何书玉老师都全力以赴、笃行不怠。未来,她将继续以坚定的信念、炽热的爱心,在教育的沃土上耕耘不辍,让师者之光,照亮更多学子的成长之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