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浉河区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中,信阳市琵琶山学校李一曼老师凭借卓越的教学设计、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精彩的课堂呈现,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一堂区级公开课的成功,需要多少人的努力?是校领导拍板时的信任目光,是教研组改稿时的红笔批注,是班主任协调课时的忙碌背影…… 这些答案,都藏在青年教师李一曼的专业成长印记里。
破茧——在挑战中寻找教育新维度
当得知比赛课题时,距离正式比赛仅有9天时间。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课题”“新学生”,各种压力如潮水般涌来。信阳市琵琶山学校预备的参赛选手李一曼是一位年轻的英语教师,接到比赛通知时也担心过她的教学经验不足,难以呈现高质量课堂。但是,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英语教研组的鼓励和支持下,李老师克服种种困难,用心准备教案设计与课件制作。
蝶变——在磨砺中淬炼课堂真功夫
英语教研组的 “磨课军团” 成了李老师备赛期间最亲密的战友。
框架重塑。两天时间内,英语团队成员深度研读课标,从教学目标分析到板书设计,一点点调整,一关关突破。刘贝贝组长说:“课堂活动要像剥洋葱,层层递进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针对李老师的课,五位英语老师一次次围坐研讨,不仅有专业的点评和建议,还给予细致耐心的帮助和梳理流程,从细节着手,一点点改进。
细节打磨。信阳市琵琶山学校业务校长宋强在日常听评课时经常说:“一节好课,每个细节都要经过千锤百炼。”在磨课期间,几位英语老教师不遗余力的给李老师助力:刘老师细致记录每个环节耗时,黄老师对课堂提问的 “思维梯度” 进行把握,王老师细心观察学生反应,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杨老师为趣味板书设计增光添彩.
全真模拟。临近比赛,为了呈现最佳效果,英语组一起对这节课抠教态、语速和板书。那些被推翻又重建的教学设计,最终都成了课堂上流畅自然的 “肌肉记忆”。无数次下课后的无生模拟,黑夜笼罩下的板书练习,每次焦虑时“战友们”的积极鼓励。感觉像在 “教师成长副本” 里终于通关了隐藏关卡,那些磨课的深夜是 “经验值”,老师们的建议是 “稀有道具”,宋校长的现场听课则是关键性指导建议。
绽放——在赛场上见证团队之光
整个备赛期间,英语组的老师们像一群手持放大镜的 “课堂工匠”:在教材的字缝里找光,在教案的褶皱里绣花,在学生的眼神里筑梦。比赛当日,三年级班主任团队全力配合调课,通过微信实时关注李老师赛课现场进行“云加油”;英语组成员全体出动去现场听课,坐在观众席后排比选手还紧张,她们就是赛场上的“隐形守护者”。
教育,从来都是一场幸福的修行。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见证的是整个团队在背后的默默付出。正是由于学校领导敢用新人,教研组的磨课较真和班主任的默默护航,才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也彰显了信阳市琵琶山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理念。(严艺超)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