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为深入
一是一本台账摸底数,夯实关爱工作基础。坚持“数据精准、动态更新”原则,全面摸排全镇妇女儿童底数。召开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培训会,逐村(社区)指导分类建立四色台账,由村(社区)妇联主任担任联络员,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按困难状况、家庭结构等细化分类,形成“一人一档”“一类一色”信息库,目前已摸排红色儿童10人。动态跟踪管理,联合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学校、村(社区)网格员,每季度开展入户走访,更新儿童成长需求、家庭监护情况等信息,确保帮扶“不漏一人、不落一户”。需求清单化,针对台账中梳理的共性需求(如心理健康辅导、课业帮扶)和个性问题(如残疾儿童康复支持),制定针对性服务计划,确保关爱措施精准到人。
二是一套机制促规范,推动服务长效运行。以制度保障关爱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完善结对机制,制定《上石桥镇“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实施方案》,明确“一对一”“多对一”结对模式,签订帮扶协议,规定每月至少2次探访、每季度1次主题活动。强化联动机制,建立镇妇联牵头,教育、民政、司法等部门协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矛盾调解等问题,2024年联合开展家庭教育讲座8场、法律援助4次。建立“爱心妈妈”星级激励制度,根据服务时长、结对儿童成长反馈、活动参与度等指标,评选“五星级爱心妈妈”,颁发荣誉证书并通过镇村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事迹,营造“争当先进、传递温暖”的浓厚氛围。
三是一支队伍献爱心,凝聚多元帮扶力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打造专业化、多元化关爱队伍。组建“爱心妈妈”志愿团,吸纳女教师、女干部、女乡贤等86人加入,按特长分为“课业辅导组”“心理疏导组”“生活关怀组”,提供差异化服务。强化能力培训,联合县妇联、县团委以及专业机构开展岗前培训,涵盖儿童沟通技巧、安全教育等内容,2024年累计培训120人次。拓展服务形式,组织“爱心妈妈”开展“四个一”行动(一次节日陪伴、一次手工课堂、一次家访谈心、一次心愿实现),如2024年春节前夕为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53个,举办亲子阅读活动12场,有效增进情感联结。
四是一个矩阵建品牌,提升关爱行动影响力。整合资源打造“爱心妈妈·上石桥在行动”品牌矩阵。线上线下融合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村级广播、宣传栏等平台,推送“爱心妈妈”暖心故事12期,扩大社会参与度。打造特色活动品牌,结合乡村振兴,推出“巾帼护苗成长计划”,联合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开设“妈妈课堂”,为困难妇女提供技能培训;开展“爱心妈妈+非遗传承”活动,组织儿童学习剪纸、草编等传统技艺,增强文化自信。深化“家校社”协同,在镇中心小学设立“爱心驿站”,常态化开展课业辅导、心理沙盘游戏等服务,形成“儿童点单、妇联派单、妈妈接单”的服务闭环。
下一步,上石桥镇妇联将持续深化“四个一”工作模式,重点推进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提升工程,探索“爱心妈妈+巾帼致富带头人”结对帮扶机制,助力妇女儿童关爱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擦亮“爱心妈妈”品牌温暖底色,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她力量”。 (金宏辉 张中文 高瑞娴)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