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春茶吐翠,科技助农。3月17日至18日,由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信阳师范大学教师张伟,河南省“科技副总”毛光志博士、商城县科技特派员杨耀博等人组成的科技服务队,深入信阳市商城县和固始县,围绕茶叶感官审评培训、种质资源保护、校企研发中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主题,以“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服务模式为当地茶企、茶农开展科技服务。
在商城县科技馆,32名茶农迎来一堂别开生面的“茶叶感官审评课”。张伟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培训结合,从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因子,系统传授科学审评方法,并现场发放《茶知识108问》手册及审评表,帮助茶农建立标准化生产意识。队员们和茶农一起对三款商城高山茶进行了感官审评和术语表达,推断茶叶加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张伟嘱咐茶农朋友在茶叶生产时,一定要做好茶叶感官审评记录,常年积累后,制茶水平和茶叶品质会得到有效提升。毛光志博士以《茶树的变异及遗传多样性》为主题,倡议茶农参与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行动。“每株茶树都是独特基因库,收集资源就是为产业未来‘存钱’。”毛博士的生动比喻,引发茶农热烈响应。
随后,队员们深入商城县五河乡郭庙村地龍山农林科技公司、金刚台乡茶农谢海东家,实地指导春茶开采准备工作,并承诺按需捐赠专业审评茶具。在茶园中,队员们与茶农共同采集了18份茶树种质样本,为后续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专家手把手教技术,还送审评工具,这样的服务太实在了!”谢海东竖起大拇指。
在固始县胡族铺镇,队员们与河南省北
队员们在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中,形成“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技术团队,通过“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三零服务模式,将科技资源直接下沉到茶产业一线。技术推广语言通俗化,确保茶农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降低技术应用成本,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活”起来,真正变成茶农口袋里的收益。(金宏辉 张伟)
责任编辑: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