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7月30日,信阳市浉河区五星街道宝石社区与红星社区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分别组织开展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将垃圾分类知识与反电诈宣传融入儿童和老人的生活。
宝石社区:垃圾分类“童”参与,绿色种子润心田
为了让环保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从小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五星街道宝石社区爱心托管班于7月30日上午开展了“垃圾分类,绿色‘童’行”——文明实践我行动知识竞赛活动。
活动伊始,社区志愿者利用宝石科普广场的“垃圾翻翻乐”趣味教具和生动的垃圾分类PPT课件,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标准和方法,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识别各类垃圾并进行准确投放。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学得轻松愉快。
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活动进入了紧张刺激的垃圾分类知识抢答竞赛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争相回答,现场气氛热烈。通过竞赛,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在比拼中加深了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理解。此次活动有效增强了小朋友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知度,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了爱护环境、绿色生活的环保意识,真正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理念播撒进童心。
红星社区:筑牢反诈“银发盾”,守护幸福夕阳红
同样在7月30日上午,为提升辖区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五星街道红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信阳市人民检察院,深入辖区六九四厂家属院老年活动室,开展了“防范电诈风险 筑牢反诈防线”——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
活动紧密结合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诈骗陷阱,由信阳市人民检察院的专业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共同为在场的老年朋友们带来了一场接地气、听得懂、记得住的反诈知识宣讲。他们通过剖析真实案例、揭露常见诈骗手法(如冒充公检法、虚假中奖、保健品诈骗、温情陷阱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诈骗的危害性和识别方法,并传授了实用的防范技巧和应对策略,提醒老人们务必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遇事多与子女商量或及时报警。
一次是启迪童心的“绿色之旅”,一次是守护晚晴的“安全课堂”。宝石社区的孩子们在趣味竞赛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红星社区的老人们在专业宣讲中筑牢了反诈的防线。这两场活动,正是五星街道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积极响应“文明信阳美好夜”号召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刘晓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