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老区要振兴,教育必先行。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先手棋”,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教育系统乘势而上、创新拼搏、务实进取、克难攻坚,基础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担使命 教育品牌更亮
一是目标引领开新局。市委、市政府聚力实施“1335”工作布局,前瞻谋划,精准落子,提出建设大别山区域教育中心。全市教体系统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教育体育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定扛起教育强市责任,加快推进大别山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信阳市教体局2023年度综合考评迈入全市第一方阵,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二是培根铸魂育新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连续四年举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大练兵、大展示”活动,上好开学思政第一课,引导广大师生始终凝聚和团结在党的旗帜下。3名同学获得省“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1人获省首届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特等奖,信阳市教体局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奖。信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3所基地被评为省级实践教育基地。创建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3个,28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培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6万人,对全市73万四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测评。组织省市级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推荐7位优秀选手参加第七届河南省班主任基本功展示,6人获奖。
三是擦亮品牌写新篇。2024年,信阳市教体局召开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推进会,与各县区政府签订《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责任书》,确定了信阳市11个县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创建省级义务教育管理示范校8所、特色校36所,商城县教体局被省政府评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创建 国家级乡村“温馨校园”1所,省级4所;省级“书香校园”3所,“书香班级”7个。7所学校被认定为省课后服务示范校,6所集团校被评为省优质义务教育集团,浉河区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
提质效 教育服务更实
规范招生行为。制定《信阳市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细则》,印发《信阳市教育体育局关于严肃查处义务教育阶段违规招生行为的公告》,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印发《义务教育公平入学公开承诺》,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生入学公平公正。作为全省教育入学“一件事”首批试点之一,信阳市首次将小学新生入学信息采集、户籍核验、居住证核验、不动产权证书核验、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记录核验等5项数据核验集成教育入学“一件事”,实现一端受理、一次告知、一网办理、限时办结。今年秋季学期,全市有3562名学生通过“一件事”渠道完成报名入学。
强化科学教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开足开齐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每学年至少组织1次全员参与的大型校外科学实践活动,同时要求增加科学类课后服务内容,每周开展全员参与的科技类课后服务活动不低于1小时,有条件的学校利用科学实验室、科技场馆等开展活动,没有条件的学校利用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引入“双师型课程”开展科学教育课后服务工作。信阳市九中和淮滨高中2所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科学教育示范校,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与河南邦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课后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渠道,有效提升课后服务管理水平。借力社会资源积极推广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普及应用,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管理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通过科学教育实验校经验成果和“馆校合作”行动,申报省科技馆合作校4所,省辖市科技馆合作校10所,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切实提升信阳市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惠民生 教育成色更足
坚持多措并举,织密控辍保学“防控网”。不断强化控辍保学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在节前假后的排查工作,开展2024年“元旦”假期返校排查、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检查、中考未报名情况排查等3次拉网式排查,及时掌握学生去向和身心状况,严防学生“名在人不在”脱离学校教育与管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受教育权利。健全登记报告制度,制定《信阳市县(区)控辍保学工作流程》,按照排查、劝返、销号的“三步走”流程,逐项明确何时劝返、如何劝返、和谁劝返、劝不回来等问题。建立“一月一报告”“一季度一复核”的常态化报告机制,按照“13510”工作流程,加强学生考勤管理、去向追踪,健全辍学学生快速发现与响应机制,强化日常动态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核实缺勤学生情况。对发现有厌学倾向、辍学苗头的留守和困境儿童,根据“一人一案”劝返方案,综合运用家访、谈心、学业帮扶等多种方式做好劝返复学工作。持续做好校内减负工作,减轻学生课业压力,推动学校逐步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增强校园生活吸引力,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不想走、留得住、学得好”,实现“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跑”。
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完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以“让融合教育从‘融’前行”为主题,推动信阳市羊山中学和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签订普特协同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智慧资源中心、羊山中学爱心服务实践基地等平台,推动信阳市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罗山县第一实验小学等13所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首批融合教育示范校。依托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全市各县区残疾儿童共捐助轮椅130辆。开启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监测工作,共安置4994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稳步扩大高中阶段招收残疾学生规模,27名残疾学生通过高考迈进大学校门。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6名教师获得省级一等奖。
注重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在2023年成功创建2所省级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学校)、省级示范校创建单位(含固始)6个、13所市级示范校、5项省级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课题和20项市级课题、2个学科通过省二级学科基地和14个首批市级学科基地的基础上,2024年成功申报省一级学科基地1个(由二级学科基地成功申报一级学科基地),省级课题1个,学生发展指导中心1个和第二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1个。组织全市20万名考生参加中招考试(包括八、九年级),录取普通高中新生7.5万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全市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教育强市”这一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社会期待、发展需要的教育,以教育高质量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两个更好”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