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4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村,田成片、地成块、路成行、渠成网,良田沃野焕发新活力。新成立的14家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为企业公司耕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效解决了“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耕”,提高了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预计近期可完成秋冬播工作。
在高店乡中心村,种粮大户李昌富在大田里驾驶大马力拖拉机,直行、转弯、掉头,动作连续、干净利落。“高标准农田就是好,视野也好,干活不怕田田埂埂,更重要还能省种省肥料,我这款100马力以上大型旋耕播种一体机,能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和播种,一天可以播种120余亩。”今年58岁的李昌富有一张黝黑的脸,日头和汗水在他脸上刻下许多皱纹,他兴奋地向农机人员介绍,农机人员现场向他讲解播种技术,发放安全生产、秸秆禁烧、环境保护明白纸。“农机直通车信息平台一直在宣传秸秆禁烧、农机环保,我知道,我种的田块从没有焚烧秸秆,你们请放心。”
“大马力农机作业效率确实高,下一步我们还将引进推广智能化农机,种田效率更是突飞猛进了。”县农机推广站负责人曾宪胜向机手讲解。如今,放眼沃野,处处机播忙。除了农机手,田间还多了不少农机、农艺人员的身影,农机土专家、田保姆,常常化身“保姆”身份,在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答疑解惑,他们一出现就被好学的农户围住。
“种田再不受辛苦罪,农机坏了,一个电话就有农机维修服务队及时赶到,太方便了,还有什么理由种不好田。”李昌富看着自已的农机具,时不时走下拖拉机,蹲下细细查看播种效果,年近六旬的他跟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看到播种效果好很高兴。
“近期,县农机中心多次召开高标准农田推进会,抓好统筹调度,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科学组织调配农机,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与两大公司企业统筹协作,确保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小麦应种尽种。”县农机中心张敬德表示。(金宏辉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