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连着秋种。远处、近处金黄色、棕土色与零零星星点缀的树木,构成了秋季时节和谐秀美的新时代乡村风景图。
“农机作业保证了农时,还节省人力,我们今年计划种植小麦1500余亩,紫云英3200亩,天气原因油菜只种了200亩,小麦目前已播种900余亩,近两天完成。不仅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同时还实现了绿色生态化种植。”陈贵权兴奋的说,“我们不用化肥,主要是通过紫云英等绿肥植物增加土壤的养分。同样的土地一年四季都有作物,作物成熟收割后,就腾茬整地,为粮食的丰收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我们的粮食不但高产,而且质优。每到粮食丰收季,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所以我们从来不愁卖。”
田埂上,合作社理事长陈贵权看着远处拖拉机经过自己面前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我种了一辈子田,越种越有盼头,现在惠农政策好了,又有农机部门新技术新机具支撑,让咱农户越来越有信心。把这一片田多犁几道排水沟,我们每道沟宽4米,深30公分,减少积水在田里停留,咱这两千亩冬小麦明年又有个好收成。”
陈贵权种粮是位“老把式”,该种什么,怎么种,他心里有数,向周边村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介绍现代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让农户种粮有底气,使得周边地区水稻、小麦平均单产有较大幅度提高。
“庄稼活,最好学,人家咋着咱咋着。我觉得不能这样,我认为种田一是相信科学;二要依靠农业机械。目前合作社新建的工厂育秧和机插秧高产种植示范基地,机械插秧、土壤配方施肥,生物除草等农业生产新技术、新经验、新工艺,从施肥整地、播种、施药、收割、运输烘干全部实行机械化。今年我的水稻收了650多万斤,不受雨水影响,是丰收年”。陈贵权向村民谈起种粮经就滔滔不绝。如今,乡亲们种粮有了赚头和盼头,积极性更高了。(金宏辉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