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总有一些医者以精湛技艺与赤诚之心照亮患者重生之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病区负责人王常印教授,正是这样一位兼具技术实力与人文关怀的医者。从住院医生到病区负责人,他始终以“精于业、诚于心、厚于德”为准则,用行动诠释医者使命。在烧伤救治与创面修复领域深耕不辍,带领团队攻克无数医学难关。今天,让我们走进王常印,聆听他医者仁心的故事,共同感受当代烧伤与修复重建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追求与人文情怀。
在2024年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换届大会上,一位年轻医生的当选引发关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常印教授荣膺新一届全
医者之路:心怀感恩,步履不停
在王常印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对教导过自己的师长心怀感念。从小学到研究生及留学韩
技术突破:博采众长,敢为人先
在临床实践中,王常印注重经验总结和技术创新。他说:“常规书本之外的智慧,往往源于实践中的探索和融合。”王常印深知,要保持创新和竞争力,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需我优”的理念。他不断向全球高端及临床实践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他和团队致力于人工皮肤替代研究,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为烧伤与修复重建诊疗提供了新方向。
医者情怀:以心愈心,温情慰藉
在王常印看来,医学不仅是技术的施展,更是心灵的疗愈。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技术和高尚医德,还要注重人文关怀。他说:“人文关怀是医者的核心价值观,对待病人需怀温心、耐心和责任心,不能给病人造成伤害,这是医生的底线。”王常印强调,对待患者,要换位思考,综合考虑其疾病、家庭、心理及经济压力,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他始终保持与患者平等沟通,用高超的技术、高尚的医德和优质的服务,加上科普知识和心理疏导,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正是这种理念驱策下,许多患者得以快速康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团队引领:聚沙成塔,共赴山海
作为团队领航者,王常印倡导平等尊重的协作文化。“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他常说,“要尊重成员特长,为其搭建成长舞台。”通过制定科训、组织培训及鼓励学术交流,引导团队成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对外学习,找到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不仅在创面修复与组织再生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
未来发展:立足中原,放眼世界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作为。面对未来,王常印豪情满怀。王常印表示,将继续秉持“医者仁心,敬佑生命”的专业精神,积极推动烧伤外科学发展与公益实践。王常印认为,随着知识普及和技术进步,烧伤发病率将逐步降低,而创面修复与组织再生领域将有重要发展。王常印说,正积极筹建河南省组织再生与创面修复学会,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更多患者谋福祉。
医者仁心,止于至善。王常印,一个名字背后承载着无数生命重生的希望。从青葱学子到学科领航者,王常印用近二十年完成了一场生命的修行。在那些被灼伤的躯体上,他不仅修复着破损的皮肤,更重塑着医学的温度与高度。当问及何为理想中的医者,他微笑道,永远做患者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这或许就是“大医精诚”最朴素的注解,以仁心仁术,守护每一个受伤生命的重绽光华;用行动诠释,医疗的温度不仅源于技术的突破,更是植根于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徐涛)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