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11月9日,在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的支持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影像美育活动在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温情开展。本次活动以“我看见的声音”为主题,通过听觉感知与影像创作的结合,引导乡村的孩子们用心聆听家乡的声音,并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

感知声音的美:乡村里的“声音探索”
活动伊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闭眼聆听,捕捉乡村生活中的自然之声——树叶沙沙、溪水潺潺、鸡鸣犬吠……这些平日里容易被忽略的声音,此刻成了孩子们眼中独特的“宝藏”。随后,老师通过创意作品展示,让孩子们认识到“声音不仅能听,还能用线条、形状‘看见’”,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

实践记录:镜头下的家乡“声音日记”
在实践环节,孩子们手持手机或平板,化身“小小摄影师”,穿梭于社区各个角落,寻找和记录触动心灵的声音。他们不仅拍摄了溪流、风声、落叶等自然之声的视频和录音,还用文字记录下这些声音背后的故事。一位小朋友写道:“秋风吹过树林,树叶哗啦啦地响,像小朋友在玩耍打闹。”孩子们用镜头和文字,将家乡的声音与情感紧密相连。

分享成长:自信表达,收获认可
活动的高潮是作品分享会,孩子们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分享拍摄时的感受。在同伴和老师的鼓励下,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也勇敢表达,自信讲述自己的“声音故事”。最终,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过程中收获了表达的勇气和创作的快乐。

家长点赞:美育赋能,激发观察与表达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反馈,孩子回家后更加关注周围的声音,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观察力和表达力明显提升。一位家长表示:“孩子现在更爱探索了,还拉着我去找‘好听的声音’。”
未来展望:让美育照亮更多乡村童年
“萤火镜头计划”不仅是一次美育实践,更是为留守困境儿童搭建的表达平台。不仅让孩子们在影像创作中深化了对家乡的认同,也为乡村美育探索了新的可能性。(金宏辉)
责任编辑:刘晓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