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院县共建紫云英-水稻协同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培训会在潢川召开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11-11 16:44:13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为全面提升潢川县紫云英-水稻协同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扎实推进信阳市潢川县“绿肥+”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11月6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主办,潢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承办的2025年省农科院院县共建(潢川县) 紫云英-水稻协同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培训会在潢川县华英酒店顺利召开。潢川县各乡镇的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合作社代表等110余人参加培训。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刘春增研究员、信阳师范大学宋世枝教授、信阳农林学院刘秋员副教授和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资环所聂良鹏副研究员出席会议,潢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祝斌主持会议。

      培训会上,刘春增研究员围绕“绿肥+”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实施路径,详细介绍了河南主要绿肥生产与利用技术,以及绿肥在农田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提升方面的作用,并结合潢川县农业生产实际,分享了“绿肥+”优质稻米生产模式的成功经验;信阳市农科院聂良鹏副研究员围绕紫云英-水稻周年轮作栽培技术,介绍了紫云英种植关键技术及应急田间管理措施,帮助农户解决实际种植中的难点问题;信阳师范大学宋世枝教授和信阳农林学院刘秋员副教授系统讲解了豫南地区水稻高产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关键技术、稻米品质评价及提升途径,这些为豫南地区紫云英-水稻协同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方案。

      现场交流环节,种植户们反应热烈,专家们一一解答了农户生产实践中关于绿肥如何增值以及水稻如何提质增效的疑惑。专家团队成员还现场发放了《豫南地区主要绿肥栽培技术》等手册。随后,专家团队前往潢川县传流店乡开展田间指导技术服务。在田边,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的刘春增研究员,直接对比了经历前期极端阴雨天气后,两种不同管理地块的紫云英长势:人工开过沟的地块,紫云英苗齐苗壮,一片生机盎然;而未开沟的地块则苗弱稀疏,渍害影响非常明显。这一直观的对比让在场农户深受触动。刘春增研究员随即给出了明确的操作建议:“对于湿软的田地,建议种植户们采用‘先人工开沟排水,待晴天后机械开沟’的方式,这是避免渍害死苗最有效的办法。”他进一步强调,“对于已经播种但出苗差、苗弱的地块,绝不能放弃管理,要及时进行补种,并追施苗肥,这是促进绿肥群体生长、保障后期产量的关键补救措施。

      此次培训与田间指导,不仅系统提升了农技人员和种植户的技术水平,更精准地解决了他们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赢得了农技人员和种植户的积极反馈。大家普遍反映,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掌握了紫云英高效栽培技术及应急管理措施,还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发展“绿肥+”优质稻米产业的信心。(金宏辉)

    责任编辑:刘晓宏

    下一篇:信阳市浉河区五星街道:织密安全经营“防护网”
    上一篇:商城法院举办每周一思“思享汇”学习交流活动(第一期)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