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秋意盎然催奋进,教研聚力启新程。为深化课堂文化践行,探寻语文教学本真,2025年11月4日至5日,信阳市平桥区第一小学成功举办第23届践行课堂文化暨语文教学切片诊断研讨活动。活动特邀区教体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陈宏林亲临指导,全校语文教师齐聚三楼电教室,共同参与这场集展示、研讨、引领于一体的语文教研盛宴。

课堂展风采 百花竞芳菲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分别由学校袁登芳主任、陈瑞娟副主任主持。六名做课教师立足不同学段教学目标,精心打磨课堂,呈现了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充分展现了平桥一小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智慧。

一年级课堂上,陈梦媛老师执教《四季》,以清新童谣般的教学风格,带领孩子们在琅琅书声中领略春夏秋冬的自然之美,悄然播下热爱自然的种子。

刘臻老师为二年级学生带来《坐井观天》,通过趣味互动引导学生跳出“井口”放飞想象,在思维碰撞中初识寓言故事的深刻哲理。

三年级的《大自然的声音》课堂上,赵小丽老师带领学生聆听风声、水声、动物声,将生活中的声响转化为笔下灵动的文字,让语文学习贴近生活。

四年级的梅月老师以《精卫填海》为载体,用神话故事为钥匙,开启学生对毅力与决心的认知,让古老传说焕发新时代精神力量。

冯素英老师引领五年级学生走进《鸟的天堂》,师生共同沉醉于巴金先生笔下生机勃勃的南国风光,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六年级课堂上,方俊老师带领学生品读鲁迅经典《少年闰土》,通过人物剖析与情感体悟,让学生在一轮金黄圆月下,感受跨越时空的纯真友谊。

研讨求真知切片明方向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每天上午的示范课结束后,下午随即开展“听课-评课”一体化研讨,成为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研讨中,做课教师首先进行诚恳深入的课后反思,全面剖析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教学切片分析员依据《切片诊断观评课量表》,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精准“切片”,从微观视角开展诊断,以数据为支撑提出改进建议,让教学优化有据可依;课堂文化观察员则立足宏观维度,聚焦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与课堂文化氛围营造,给出高屋建瓴的点评与指导。


研讨环节创新采用“随机发言”形式,有效激发了全体参与教师的思维活力。大家围绕课堂亮点、教学困惑、改进方向等畅所欲言,在真诚交流与智慧碰撞中凝聚共识,将教研活动推向高潮。
引领启新程 总结绘蓝图
活动期间,余忠秀副校长对六节示范课进行了全面精准的点评。她充分肯定了做课教师的用心筹备与专业成长,同时提出务实建议:语文课堂要强化朗读训练,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悟文意;低年级需深耕随文识字,实现汉字教学情境化、趣味化;课件使用应“删繁就简”,精简高效,将更多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要构建多元对话课堂生态,促进师生、生生与文本的深度互动;所有教学行为需根植课标、深研文本,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李莉校长为活动作总结发言。她高度赞扬了本次研讨活动展现的专业水准与务实精神,强调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改革永无止境。她鼓励全体语文教师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将研讨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践行课堂文化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共同绘就平桥一小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秋阳送暖,教研情浓。此次第23届语文教学研讨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活动播撒的智慧种子,必将在平桥一小的语文课堂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该校全体语文教师将以此次教研为契机,深耕课堂、潜心育人,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持续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石洋洋)
责任编辑:刘晓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