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以体育之美 绘城市之美——信阳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10-17 10:45:27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在大别山下,700余公里家登山步道蜿蜒穿行,将生态风景区、传统村落和红色遗址串珠成链;在中心城区,连续四年实施全民健身提升工程,“15分钟健身圈”已成为市民可感可及的日常幸福;在街头巷尾,社区绿茵地上挥汗如雨与村头篮球场内阵阵欢呼声交相辉映,共同见证着体育与城市共生长、与民生共美好的蝶变之路。体育强则城市强,体育兴则百姓兴。近年来,信阳市锚定运动信阳建设目标,以全民健身家战略为引领,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旅融合等领域多维发力,用一场场赛事、一项项工程、一串串数据,勾勒出体育赋能城市发展的壮丽图景。

      优化服务供给,全民健身如火如荼

      从空中俯瞰信阳市区,清晰看到两条绿色“飘带”从南向北镶嵌在城市中心,它们是东西城市绿廊。在规划面积2075亩、总长度约3.5公里的东西“飘带”上,活力跑道、儿童游乐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点缀其间,把运动与休闲紧密结合、深度融合,让市民在运动之余也能体会自然风光之美。

      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退休教师王建强每天都要雷打不动地跑上几公里,从风光旖旎的北湖沿湖路,到空气清新的信阳植物园梧桐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以前要找健身的地方有点难,这几年锻炼健身的地方越来越多,城市越变越好!”王建强感慨道。

      为破解“健身去哪儿”的难题,信阳市坚持城乡一体建设、点面一体布局,在优先规划建设贴近行政村(社区)、方便可达的多功能运动场地的同时,充分利用城市、乡村“金角银边”等小微空闲土地资源,加快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累计争取中央资金6300余万元,投入市级体彩公益资金3000余万元,在中心城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498个。目前,全市体育场地总数达到2.97万个,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0.9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4平方米,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基本建成。

      “自从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后,我们运动便有了固定的去处,这是给老百姓办的好事、实事、大事!”日前,正在信阳六高打篮球的市民黄先生对此赞叹不已。2022年以来,为满足群众就近锻炼需求,信阳市多措并举拓展体育运动公共资源,印发《关于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的通知》,推动13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662所符合开放条件的中小学校实现体育场地设施在双休日、家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免费开放,成为“家门口”的运动场。据统计,常年到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群众近50万人次。

      更多人“动起来”后,对多样的赛事活动、专业的健身指导需求更为迫切。为此,信阳市全力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先后承办中围甲联赛信阳专场、河南省“三山同登”全民健身大会、河南省社区运动会总决赛等省级以上精品赛事,成功举办环北湖徒步大会、群众龙舟大赛等本土赛事活动,带动全市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360余场次,形成了天天有锻炼、月月有活动、全年有赛事的良好局面。另外,信阳市还着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民体质监测等活动,全市陆续成立各类体育协会264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95万人。通过持续开展“走基层、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普及健身常识,有效带动全市270余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比达到44.8%。当前,从浉河两岸的晨跑队伍到百花园的健步人群,从社区球场的激烈对抗到公园空竹的灵动翻飞,诸多全民健身活动已成为老区人民生活日常,化作最鲜活的城市生活场景。

      完善培养体系,竞技体育持续做强

      “加油!加油!”当信阳少年陈虎用车轮冲破全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项目的终点线时,深圳龙岗自行车赛场瞬间沸腾。2006年出生的他首次代表河南出战,就斩获了1金1银的好成绩,展现出了强劲实力。

      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近年来,信阳体育人在各级竞技舞台屡创佳绩。如提前谋划、积极备战省十四运会,信阳市选训240余人角逐青少年竞技组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14个项目比赛,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总结省运会备战经验,创新实施“优势巩固+新兴突破”双轨战略,在2024年河南省中学生体育竞赛中,信阳市取得前三名43个,篮球项目首次获得第4名;在2025年河南省中学生田径比赛中,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深耕才可扎根,蓄力方能突破。从全赛场的摘金夺银到省内竞技的全面开花,离不开科学的训练体系和坚实的后备人才。近年来,信阳市持续深化竞技体育改革,通过加强校园体育、拓宽人才渠道、夯实后备根基等举措,构建全链条后备人才选拔、培养、输送体系,为竞技体育积蓄澎湃动能。目前,信阳市拥有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1所、省级单项后备人才基地5个;2024年新增二级运动员12人、注册运动员575人,常年在训运动员保持1万人以上。

      青少年是决定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后备力量。信阳市不断深化体教融合,紧紧抓住青少年培养这个重中之重,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核心,让校园体育成为培育竞技人才、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

      创新体育活动课程。鼓励学校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教学体系,通过大课间、阳光体育、社团活动等载体推广普及,推动形成“一校一品”特色格局。目前,全市中小学普遍开设足球、武术等特色课程,成立各类体育社团1000多个,围棋、太极、跳绳等传统项目成为校园新时尚。

      深化中招体育改革。率先开展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提高体育考试总分到100分,在七八年级引入过程性评价,变“考前突击”为“长线作战”,引导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根据测算,全市青少年体质健康达标率从2020年的43.39%提升至2024年的59.23%。搭建分层赛事体系。坚持以赛促训、以训提质,加快推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训练点紧密联动,形成“小学选材、中学培养、专业输送”的良性通道。目前全市共建成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校118所。同时,构建校、县、市三级联赛体系,以“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和“奔跑吧·少年”系列赛事为品牌引领,常态化开展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推动青少年体育水平显著提升。2025年,信阳市举办的“奔跑吧·少年”系列赛事,直接参赛学生有4000余人,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赛事”的良好氛围。通过体教的深度融合,信阳市初步形成了以市体育中学为龙头,各县区传统项目学校为节点,各级各类青少年培训机构为条线的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发现培养输送体系。5年来,累计向省级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近60人,陈虎、钱亚颖等一批学子从校园赛场走向更高平台,实现“学业、运动”双丰收。

      赛事活动赋能,体旅融合活力迸发

      大别魏巍,红色星火曾在此燎原。

      淮水汤汤,造就秀美的山川神韵。

      厚重的红色文化和丰富的山水资源,在2025年金秋时节碰撞出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的璀璨火花。9月27日,河南省红色运动会在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广场火热开幕。这场赛事将厚重的红色历史与蓬勃的体育精神巧妙融合,吸引了全省及鄂豫皖红色联盟的33支代表队参加,千余名体育爱好者、当地群众一同,在比赛中沉浸式体验“山水红城、健康新县”的盎然生机。

      近年来,信阳市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红色资源,在环大别山北麓规划建设家登山健身步道,大力开展徒步登山、攀岩越野、露营、自行车等户外运动项目,在沿淮县区积极开展桨板漂流、垂钓、皮划艇、龙舟等水上运动项目。目前,全市创家户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个、全汽车自驾运动营地3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单位9个,建成家登山步道700余公里,稳居全省前列;先后18项次获得中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景区、赛事、目的地荣誉称号。

      “当前,正是万物竞秀、茶香满城的美好时节,诚挚邀请各位选手到信阳各地走走逛逛,置身茶园、徜徉山水。”今年5月,在信阳市举办的全业余围棋公开赛上,市教育体育局负责人热情洋溢地致欢迎辞。作为中围棋协会全高端品牌赛事之一,此次赛事共有来自全20多个省、200余名高段位参赛选手进行10轮角逐,通过以赛为媒、以棋会友,引导全各地的选手走进信阳山水,感受毛尖清香,推动体育流量向消费能量的转化。

      为持续放大体育品牌赛事效应,信阳市坚持“赛事搭台、文旅唱戏”,充分挖掘体育消费潜力,将“体育+”积极融入全市文旅、产业等发展体系。先后承办全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中山地速降联赛、中全民健身走大赛等家级品牌赛事,并成为全省“三山同登”大会三大常规举办地。

      一场场高品质体育赛事活动,不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青少年武术力,更间接拉动了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县积极打造本土品牌赛事,以“红旗飘扬薪火相传”主题连续多年举办半程马拉松,赛事竞技水平跻身内同类赛事领先行列。同时,依托500公里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和300公里城乡休闲漫道为纽带,串联10处生态风景区、51处传统村落和365处红色遗址遗迹,形成了丰富的体旅消费场景。新县先后入选中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全十大登山户外运动目的地等。

      赛事赋能发展,体旅开拓新局。2024年,信阳全年接待游客5798.9万人次,赛事经济的蓬勃发展,让老区人民真正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体育饭”。

      喜看今日信阳,体育精神已深深融入城市发展肌理,成为提升老区人民幸福指数的活力源泉。面向崭新未来,信阳将紧紧围绕体育强市建设目标,加快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加力补齐运动设施短板,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实现“两个更好”注入更强劲的体育力量。

    责任编辑:刘晓宏

    下一篇:信阳市羊山新区十一小:十月星火耀校园,红领巾逐梦启新篇
    上一篇:信阳市羊山外国语小学分校:汇聚科学力量 共筑教育梦想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