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信阳市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在“学查改,开门教育办实事专项行动”中始终以企业与群众需求为核心,形成“未诉先办”新型浉河政务模式,这一机制推动工作从解决多部门多事项到处理一类事一次办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实践,也是办理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探索信阳市浉河区特色事项的新举措,更体现了从善于作为到主动作为,做好工作提前量,筑牢为民服务宗旨。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以此践行“让部门多联动、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承诺,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未诉先办”机制:从多元举措到闭环构建
为了实现从“有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的转型,一系列扎实且精准的举措相继落地,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按照“两高四着力”标准构建起高效的“未诉先办”工作机制。
一是入企走访成为掌握助企政策落实情况的重要抓手。工作人员带着政策清单和问题台账走进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政策享受是否到位、办理流程是否顺畅。在一家企业,走访人员了解到其对惠企政策申请流程不熟悉,当即现场指导;针对另一家小微企业反映的税收减免政策不知如何适用的问题,认真记录并联系税务部门后续跟进解读。通过这样“面对面、点对点”的走访,及时发现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确保助企政策真正落地见效,把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在诉求产生之前。
二是“基层治理网格职能部门下沉”专项行动有力推进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下沉到各个社区网格,与网格员一同开展工作。如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在浉河港镇党镇便民服务中心、五星街、南湾街道办事处开展下沉工作实地走访过程中,对窗口服务规范、办事流程等进行指导,对帮代办的服务事项提出要求,做好“高效办成一件事”中一些群众高频办理的事项内容进行增添,并做好咨询引导,完善印发办事指南,优化服务环境,打造舒适、便捷的办事环境,形成专项基层社会治理台账详细跟踪着这些变化,从服务窗口设置到办理事项清单更新,每一项进展都清晰可查,让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在标准化的道路上不断完善,提前规避了因服务不规范可能引发的群众诉求。
三是由局班子成员组建的巡查小组主动发现群众需求。定期对政务服务大厅、审批科室开展巡视,观察群众办事是否便捷,倾听群众办事中难点堵点。在一次巡查中,发现有群众在使用自助服务机时遇到困难,安排了志愿者进行现场指导;看到办事群众对部分业务办理时限存在疑问,及时反馈审批科长对群众进行解答。同时,巡查小组还与12345热线、“办不成事”窗口、电话投诉等渠道紧密联动。关于热线接到的办理事项不便利不集中等问题反映、“办不成事”窗口收集到的办理材料繁琐的问题、电话投诉中反映的政务服务态度问题等,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的建议与需求,都是解群众所想所盼急需解决的问题,巡查小组据此形成需求清单,协调相关部门提前介入解决,并追踪进展情况。
正是通过这些多维度、全方位的举措,从主动深入企业和群众中发现问题,到整合各类渠道的反馈信息,“未诉先办”工作机制得以有效构建,成功实现了从“有诉即办”的被动响应到“未诉先办”的主动服务转型,让服务更精准地对接需求。
“未诉先办”预案:从感知到处置全链条
在政务服务过程中,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始终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起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贴心服务体系,用细致举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事前辅导环节。大厅服务人员化身“前置把关员”。当群众来到窗口准备办理业务(如: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时,他们会主动上前协助填写电子表格,逐行讲解填写规范(如: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大到变更登记(备案)中“经营范围”的表述规范,都耐心指导。同时提前告知材料上报的格式要求,如复印件需标注“与原件一致”并签名,提供3张2寸双方近期半身免冠同版合影证件照等;还会逐项列明需携带的证明材料清单,甚至贴心提醒“户口本要复印户主页和本人页”“不动产证需提供完整清晰可见号码内容”。这些细致提醒,能有效避免群众因首次办理不熟悉规则,出现表格填写错误、材料缺漏或格式不符等问题,从源头防止无效提交影响后续流程,将各类潜在问题提前解决在服务最前沿。
二是事中受理阶段。窗口人员变身为“协调联络员”。面对企业和群众的诉求,他们打破“被动等待”的模式,主动研判需求。若遇到涉及多个部门的联办事项,比如企业开办需同步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和社保开户,第一时间启动内部沟通机制,由牵头部门专人负责与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对接协调,全程跟踪办理进度,无需群众再跑多个窗口。这种“一窗受理,受审分离”的模式,配合“免证办”(通过数据共享替代证明材料)、“容缺办”(非核心材料可后续补交)、“承诺办”(企业作出承诺后先行办理)、“免审即享”(符合条件直接享受政策)等分类受理方式,精准匹配不同办事场景,让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三是事后核发环节。工作人员则成为“暖心提示员”。从业务受理到证件核发的全流程中,提供“一站式”闭环服务:若申请人在现场,会当场告知办理结果并发放证件;若为异地申请人,通过EMS邮寄送达并同步发送短信告知快递单号。更重要的是,针对有有效期的证件(如身份证),窗口工作人员会提前通过当面告知或短信提醒换证;对有前置条件的事项(如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设立),主动通过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获取电子签章合同(补充协议)及区块链获取的身份信息、婚姻信息、工商信息,申请人无需重复提交,在核发时再次明确申请人身份证明,如果缺失,提醒即刻补充。这些举措确保一次性告知内容准确完整,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省心、更放心。
“未诉先办”案例:麦芽娱乐审批提速实践
2025年7月11日,信阳市浉河区麦芽娱乐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梅向区政务服务大厅文旅局窗口赠送锦旗,感谢其高效贴心服务。首次将“未诉先办”预案和“红色店小二”帮办代办相结合方式进行受理,以全程指导、协助办理、启动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勘验工作,同步为企业提供消防安全、政策解读和营业主体装修等专业指导,让企业在准备阶段“少走弯路”。最终从办理到领取《娱乐经营许可证》仅用14个工作日(含10天公示期),办事时限压缩30%,切实解决了企业盼早日开业的需求。
“未诉先办”延伸:以问题导向深化效能
该案例作为开门教育期间浉河区多例从“有诉即办”转型“未诉先办”的民生实事实践样本,为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深化政策改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现实参照,无论是《关于建立完善政务治理“未诉先办”工作机制的通知》的落地优化,还是《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巡查管理制度》的迭代升级,都能从中汲取可操作、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积极推动工作成果的跨单位共享,通过与其他单位开展常态化交流,分享“未诉先办”的实施路径与成效,同时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反向促进自身工作机制与流程的持续完善,重点围绕办事指南的系统梳理、政务服务的精准宣传等关键环节发力,结合区域实际需求优化服务供给,长远来看,这一系列举措将助力“未诉先办”模式深度扎根浉河,逐步塑造具有辨识度的浉河政务服务品牌,更能以服务效能提升为纽带,为区营商环境注入动能,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让政务服务既有温度又有效率。(刘泽鲲 刘嘉丰)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