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从“藏粮于技”到“生金于地”:信阳绿肥引领新质生产力!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4-16 11:05:35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豫南春潮涌,沃野焕新颜。4月15日,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千亩紫云英田里,大片的紫云英竞相绽放,紫红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成群的蜜蜂在花间飞舞,忙着采花酿蜜。正值紫云英翻压还田的最佳时期,农田里机器轰鸣,忙碌地进行紫云英翻压作业,为即将到来的水稻种植做好准备。

      紫云英,作为豆科绿肥的"固氮能手",其根部的共生根瘤菌群堪称天然氮肥工厂。经测算,每亩翻压1500公斤紫云英鲜草,相当于增施12公斤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和8公斤硫酸钾。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种"以田养田"模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2个百分点,耕作层增厚5厘米,有效破解了传统农业"越种越馋"的困局。

      "绿肥让农田变银行。"合作社负责人陈贵权介绍,在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指导下,合作社化肥用量直降40%,稻谷产量增加10%,出米率提高3%。更让社员们欣喜的是,稻谷每公斤溢价0.4元,亩均增收超400元。这样的经济效益,使得许多种植大户纷纷选择冬季种植紫云英等绿肥作物,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紫云英的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农田里,更催生出多元产业链条。在潢川县传流店乡经坊寺村,养蜂人柴代发的200箱蜜蜂,单箱在紫云英花季可采蜂蜜约60斤,一斤能卖30元钱。万亩花海吸引游客打卡,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为激发种植热情,村集体还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规范种植户给予30元/亩补助。”村支书余传贵透露。

      据了解,在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加持下,信阳市农科院成功选育出"信紫1号"等高产新品种,创建"无人机飞播+机械开沟+机械翻压"的轻简化种植模式。全市紫云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年产种子7000吨以上,占全六成份额,从日本订单农业到韩生物肥料合作,申城这片紫色花海正沿着"一带一路"绽放际芬芳。

      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吕玉虎表示,推广紫云英种植是兼顾生态效益与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通过水稻与小麦、油菜、紫云英的轮作模式,落实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实现了耕地质量提高、土壤结构改良和粮油单产提升的三重效应,使粮食产量与品质同步提高。这种绿肥种植体系还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田园景观,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有效推动农村三产融合。试验站将持续深化紫云英种植技术创新与推广,通过提升耕地地力和单位产能,构建"高产高效、生态优美、三产协同"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转型提供科技支撑。

      当最后一块紫云英田完成翻压到插秧机在田埂待命,从紫云英到金稻谷的生态接力续写着"粪田胜于买田"的古朴智慧,昭示着现代农业向土地要效益、向生态要发展的大道之行。在信阳这片被紫云英唤醒的沃土上,一幅粮丰、景美、民富的新时代农耕图正徐徐展开。(金宏辉)

    责任编辑:熊文琦

    下一篇:信阳农林学院举办2025年度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上一篇:信阳市浉河区五星街道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