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
一、强化
二、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一是抓牢重大政策利好。深刻领会“利用专项债券资金回购存量闲置土地”的政策精神,强化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确保政策理解无误、操作流程规范。结合息县实际,精心谋划2025年土地收储项目清单,如塔园、龙头区域用地。目前已经完成1550.45亩8亿元土储专项债申报前期手续,并上报发改、省厅系统。二是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对2025年省市县重大产业项目主动上门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着力保障如中城矿二期、麦肯迪糖果、苏息精密制造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前期手续,确保早建设、早达效。三是盘活低效闲置土地。以远方陶瓷项目低效资产清理为案例,盘活息半夏、弘博陶瓷、领子肥业等停产企业低效闲置资产。四是全力完成第一季度报批土地和动态储备标准的任务。
三、严守自然资源安全底线。一是做好耕地保护考核迎考。启动2024年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制目标考核迎考工作,针对“取消一票否决项、增加存量问题整改考核项”等5个考核规则变化,逐项做好自查自评,限时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流出等问题整改,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检验。二是严格自然资源执法。以“田长制”为抓手,持续做好年度卫片执法检查部级审核验收及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严格按职责和法定程序依法依规查处到位、处罚到位、移交到位、拆除到位。
四、谋划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依托淮河优势,精心谋划八里岔乡、关店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预计投资8亿元,利用全域综合整治政策优化城镇用地布局,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同时,加强与省农发行的合作,引入资金,提升淮河南岸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布局优质乡村产业项目,修复矿山和淮河故道生态。通过整治,将淮河两岸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串联,实现区域优化、资源整合与价值提升,打造息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城市田园客厅、淮河休闲旅游度假区,构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示范带。力争第一季度完成规划设计方案编制,上报省市批复。
五、申报自然资源权益指标市场化交易试点。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机制》精神,积极申报“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探索县域内生态保护红线内零星建设用地转换机制,腾退的建设用地按比例折算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到息县城镇开发边界内使用,不占用现有开发边界规模和扩展倍数。根据息县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内零星建设用地规模,初步预计可新增建设用地660余亩。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思路和落实办法,息县自然资源局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省委“四高”“四争先”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为息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保障,持续提升营商环境。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