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依旧,坚持理想
1988年出生于制茶世家的何世阳,是浉河区何景明信阳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从小生活在茶乡的他似乎与“茶”有着不解之缘,“小时候,家人炒制新茶时,我就站在锅边看。”何世阳说,信阳毛尖给他的童年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0年大学毕业后,其毅然放弃外地高薪的工作机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的这个决定,也让家乡的茶叶真正走了出去。带领茶农们走上了致富之路。何世阳经过多方面走访调查了解了信阳毛尖的市场情况和发展现状,他决定要做最纯正的信阳毛尖,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就这样古香古韵的“何景明牌信阳毛尖”诞生了。
传承匠人精神,非遗需被认可
在何世阳看来,非遗传承的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老一辈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时刻提醒他,想要将传统工艺传承下去,首先得“耐得住性子”。何世阳介绍,信阳毛尖的制作流程分别是采摘、摊放、筛选、杀青、揉捻、理条、初烘、剪替、复烘,再复烘11道传统工序,过程十分复杂。“手工炒茶,工艺繁琐,但只有炒制技艺功夫了得的制茶师,才能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信阳毛尖,这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何世阳表示,“手工炒茶,工艺繁琐,但只有炒制技艺功夫了得的制茶师,才能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信阳毛尖,这是机器无法取代的。纯手工技艺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我们不仅不能丢,更要继续发扬传承给下一代。”如今,在何世阳的眼中,手工传统制茶已然是一种传承与情怀。所谓传承,就是要把老手艺给学扎实,再想着去创新,通过新的传播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这样才能经久弥新,薪火相传。从土生土长的茶乡人,到带领众致富的“领头雁”,再到坚守“匠心”的制茶大师,这些年在这些传统制茶工匠的默默坚守下,信阳毛尖成就一方产业,并不断浸润着城市的发展气质,将茶与经济糅合成推动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