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淮滨:破解“稻强米弱”瓶颈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2-08-11 14:04:34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8月9日,在淮滨县一家稻米加工厂里,一派繁忙景象,加工车间里的机器不停转动,工人们正严格按照加工流程,进行称重包装。

      “南方的水稻已经成熟,我们这种植的水稻也很快进入收割季节,为了解决去年库存的水稻、留足仓储空间储存新稻和及早抢占新稻米市场,保障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这段时间满负荷生产,稻米全部运往广东、江苏等地区。”淮滨县邓湾乡一家稻米加工厂负责人王然说。

      据了解,该公司通过从事土地托管流转、新品种研发试种、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等方式,紧盯市场需求,开发具有历史传承,适合本地土壤,市场价位高的香米,其出产的多项大米已经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且在市场建立了良好口碑,改变了当地大米“工地米”“低端米”的市场形象。

      “我们前两年的生产效益还是很不错的,但这些年,受多年粮食增产、库存增加、进口大米冲击等因素,尤其是因进口成本偏低,进口大米凭借其价格优势,大量进入我国稻米产销区,对国内稻米市场形成了较大冲击。加之小企业多、乱,大米加工产能过剩,破坏了市场秩序,所以就加剧了‘稻强米弱’的现象。”王然表示。

      因滨临淮河而命名的淮滨县,水域面积大、水源充足,每年有超过80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能生产近50万吨水稻。为了有效应对“稻强米弱”的现象,该县于2019年年底,通过实行稻渔“党建联盟+产业联盟”的方式,整合县内稻渔种养基地、稻米加工企业,抱团取暖,以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步伐为抓手,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形成闭合水稻产业链条,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经济收入。

      “我们在联盟内实行统一供种供苗、统一配方饲料、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等‘六统一’措施。加大科技兴粮力度,对加工企业予以扶持和出台临时性政策保障成品粮供应等办法,加大销售力度,破解库存积压难题,并积极引导大米加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模式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提升利用率,使企业做大做强,以此来破解‘稻强米弱’的现象出现。”淮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伟说道。(买祥发)

    下一篇:信阳艺术职业学院召开赴浙江大学暑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交流汇报会
    上一篇: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队员圆满完成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医疗支援任务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