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诞生于河南商城县的红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曾在豫东南革命根据地传开,并伴随着红军的足迹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镌刻着红色记忆的经典旋律。如今,大别山的英雄儿女潘双陆,正以一生的坚守与践行,谱写着新时代里另一首“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动人篇章。

潘双陆,出生于商城县,原北京军区空军指挥所所长、首都空防指挥中心主任,现任北京市红色宣讲员。从驾驶战鹰守护蓝天,到奔走四方传递红色火种,他的人生轨迹始终与“忠诚”“担当”紧密相连。
飞出大别山:从热血青年到特级飞行员
红色基因,早已深深融进潘双陆的血脉。他的父亲是1927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母亲是1944年投身抗战的老兵。在革命家庭的熏陶下,他自幼立志报国从军。1973年,空军招飞工作中,潘双陆从信阳地区两万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被录取的两人之一。
航校训练艰苦卓绝,对身心都是极大考验。初上飞机时,他面临晕机与耳膜充血等不适,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你是红军的后代,是从大别山飞出去的,绝不能给老区人民丢脸。”父亲的叮嘱成为他坚持的动力。凭着“宁愿致残,也要继续飞行”的决心,在指导员、战友和医生的帮助下,他最终克服困难,实现了翱翔蓝天的梦想。
1983年,潘双陆由飞行员转任飞行指挥引导员。为胜任岗位,他先后改飞7种机型,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在1986年至2006年的二十年间,他出色完成21项重大任务,包括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空中梯队指挥,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空中安保工作。
他军功卓著,荣立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7次获评先进模范党员,嘉奖12次。飞行生涯32年,军旅岁月38载,总飞行时长2391小时,达到飞行技术最高等级,并创下飞行年限纪录。1993年,他被授予“特级飞行员”称号。2023年6月,他曾经所在的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情牵大别山:让红色基因在家乡代代传
2021年回乡省亲时,潘双陆受邀重返母校商城高中。他将自己珍视的飞行特级等级奖章捐赠给校史馆,并应校方邀请,与学子们分享成长经历,反响热烈。此后,他陆续走进观庙高中、长竹园乡张花店小学等多所学校开展红色宣讲。

2022年,他的宣讲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商城高中、实验小学、上石桥高中等6所学校。2023年,他不仅在县内完成7场爱国主义专题报告,更走出商城,应邀前往淮滨高中、信阳二高等校进行宣讲。2025年10月8日至24日,潘双陆在家乡信阳地区密集开展10场红色宣讲活动,覆盖信阳市及商城县的10家单位,吸引中小学、高校及部队人员共计1.7万人参与。信阳市二高等8家单位正式聘任他为“红色宣讲员”,建立长期榜样引领机制。
走出大别山:让红色教育在全国遍地开花
随着宣讲影响力扩大,潘双陆的红色足迹逐渐延伸至全国。2024年9月,他受邀到北京东城区开展宣讲,并被聘为北京市红色宣讲员;2025年5月,他走进空军驻延庆某部队作报告,激励官兵“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面对中小学生,他结合阅兵经历与空军装备发展,以真实案例与科技知识激发爱国情怀,引导学子树立航空报国之志;面向航空技术学院学生,他分享从业体会,深化青年对航空事业的热爱与职业认知;在空军机务士官学校,他着重阐释战斗作风与扎实履职的重要性,鼓舞官兵为空军建设贡献力量。
“传承红色文化,就是对革命先辈的致敬。未来,我将继续当好红色教育的‘宣传员’,把红色火种带向大江南北,让新时代的‘八月桂花’,在更多人心中绽放。”潘双陆说。(张中文 李映)
责任编辑:石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