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乡亲们辛辛苦苦把水稻收了回来,别因为阴雨天无法晾晒晒受潮而影响了一年收入。”日前,在固始县徐集镇耀一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竹永继早早地来到立式烘干房,和工人们一起进行水稻烘干作业操作。
37岁的竹永继,是徐集镇赵岗村人。提起他,十里八村的群众都对他赞不绝口,2023年以来,他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在家乡流转土地3000多亩从事粮食种植,从“部队优秀士兵”转变成了“兴农富民”带头人。
竹永继2007年春季应征入伍,服役5年间,他刻苦训练,恪尽职守,光荣加入中
2023年春节,竹永继返乡看到全镇土地全域整治并同步对外土地集中流转,这让竹永继怦然心动。当年5月,他在本村签订600亩耕地流转合同,第二年,他又在邻村的马寨、古城、季楼等村签订2600亩耕地流转合同。购置了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设备,申请注册成立了“固始县耀一种植专业合作社”。
“竹永继在外出闯荡见过世面,他返乡种田不走老路,另辟蹊径,积极走发展现代化农业之路。从播种机到收割机,再到拖拉机……各类农机他一应俱全。”徐集镇赵岗村农业技术员赵
种田是“靠天吃饭”,涝也不行,旱也不行。自己收获的粮食一旦遭遇连绵阴雨,极易受潮霉变,从而影响售价。竹永继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24年下半年,他投资300余万元在季楼村规划区内建立了立式烘干仓,购置了烘干设备,日烘干粮食达150吨。
“竹永继积极为乡亲们着想,对农户们辛苦耕耘收获来的粮食,遇到阴雨连绵天气二话不说就帮助烘干,只收取一点工本费,再也不怕雨天了!”65岁的古城村老农曹文江高兴的说。
今年水稻收割时节,恰逢连阴雨,这让竹永继心急如焚,他片刻不敢懈怠,每天在烘干房旁仔细观察,指导帮助农户们将收获拉过来的水稻仓进行烘干。受到当地干群一致好评
致富不忘带乡亲。竹永继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道路上大步前行,不仅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还造福乡亲,为村民们创造家门口就业机会。目前吸纳在他合作社干活的当地群众达20多人,人均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前不久,竹永继被固始县委组织部命名为“2024年度优秀
“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将矢志不渝、扎根沃野,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既要多种粮、种好粮,更要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谈及未来,竹永继信心满满。(石禄林 丁昌铭)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