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现在真不错,共享电动车摆放特别整齐。”9月4日,在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七大道旁的“文明规范停车点”,市民王阿姨笑着说,“以前最头疼的就是街边乱停乱放的共享电动车,现在不仅有固定的停车区域,还有志愿者定期引导市民规范停车,道路更宽敞了。”
在醒目的“文明规范停车点”标识下,十几辆共享电动车沿着醒目的路缘石整齐“列队”,车身上的反光条在朝阳下闪着银光。共享单车运维人员李云表示,现在车辆运维压力小多了,市民的停车自觉性都在逐步提高,乱停乱放的情况明显改善。
作为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共享单车因便捷、低碳的出行特点,成为市民短途出行的“高频选择”。但随着共享电动车在中心城区商圈、夜市集中区、高校门口等人流密集区域利用率的持续攀升,乱停乱放、影响市容环境、占用公共空间等治理难题,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挑战。
为此,信阳市城市管理局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组织共享电动车企业深入信阳市浉河区胜利南路等重点区域开展现场调研,研究制定了《中心城区共享单车停车秩序提升工作方案》,明确电子围栏设置、禁(限)投、禁(限)停规划和重点区域盯守等工作要点,共享电动车秩序整治全面启动。
“群众反映的堵点、乱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自七月份以来,我们迅速行动,联合企业科学布点、动态清淤,力求‘还路于民’。”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信阳市中心城区已统一设置电子围栏点位3500个,清理不合理点位200余个。
据了解,信阳市城市管理局不仅在停车需求量大的重点区域,设置车辆停放指引牌,提示市民入点、入线有序停放,还联合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在人流密集区域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指导企业通过用车软件设置语音提示、弹窗提醒等服务,组织5家共享单车企业各安排6名专职人员,在信阳师范大学南门、羊山新区市民之家等重点区域职守,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市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同时,市城市管理局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网格员力量,依托城市运管服平台,建立共享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发现—交办—处置—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对“占位停放”现象及时派单至运维企业整改,对影响行人通行的、路缘石以下停放的、密集停放的车辆,反馈企业30分钟内完成调度、消除影响。目前已调度清移违规占用机动车位的车辆超800辆次。
清晰的治理路径,精准的治理实践,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治理成效的逐步显现。“整治之后确实整齐了,市容市貌看起来也美观了不少。”家住信阳师范大学南门附近的史女士表示,设置的共享电动车停放处很醒目,群众能够快速找到停放区域。同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去小南门夜市吃饭的符先生:“现在来小南门,大部分共享电动车停放在指定区域,不管是骑车还是步行,都比较顺畅,心里也舒坦不少。”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重点区域动态监测与响应。同时,深挖背街小巷潜力,增设便民停车点,确保治理无死角、服务更贴心,真正让有序停放成为城市文明的风景线。”信阳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石洋洋)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