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新县吴陈河镇王洼村的 30 亩花生迎来丰收季。绿油油的田垄间,村民们忙着抢收饱满的花生果,一派喜悦繁忙的景象,正是王洼村
科技护航,增产提效。为解决传统种植模式下花生单产低、效益差的问题,市农科院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围绕本地气候、土壤特点,从花生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培训到田间水肥管理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研发精准施肥技术,根据不同生育期花生需肥规律,制定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方案,提高土地产出率,每亩增收500-800元。
链接带动,成果共享。生产过程中,王洼村优先吸纳监测户、脱贫户就业,20 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挣钱”。监测户夏胡萍因照顾患病配偶无法外出务工,村里为她安排公益性岗位,从剥壳到采收全程参与,仅去年中药材和今年花生项目就增收 5000 元。智力残疾的孔维秀也加入采收队,高温下坚持劳作,拿到酬劳时的淳朴笑容,道出了劳动增收的幸福感。
下一步,王洼村将以花生种植为着力点,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融合发展中药材种植、工厂化育秧等特色产业,开辟产业振兴新局面。小小的花生豆,已成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