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8月4日,潢川县双柳树镇付营村再生稻示范田迎来丰收季。经信阳市农业科学院邀请
自今年7月份以来,35℃以上高温天气常住信阳,加上自3月份以来干旱少雨,豫南大地,热浪滚滚,极端天气
在灼灼烈日下,金黄的稻浪中,新型再生稻专用收割机正高效作业。信阳市农科院刘祥臣研究员介绍说:这种由信阳农业部门推广的专用机型,割幅2.8米,比传统机型割台宽0.8米;两条履带总宽度是0.7米,比传统机型窄0.3米,稻桩碾压率由传统收割机的约50%降低至25%,有效减少头季机收碾压,较传统收割机增产20%以上,这一设计为再生季丰产奠定了基础。
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站长、信阳市农科院副研究员赵海英介绍说:再生稻是“一种两收”的水稻种植模式,头季水稻收割完毕后,稻桩会重新发芽长穗,可再收一季水稻,具有省种、省工、省时,有效错开茬口、产量高、米质优、效益高、抗灾能力强等优点,是目前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
据了解,潢川县今年种植再生稻11万亩,自8月3日起,已经陆续进入头茬收割。“这块地是3月10日种的,农科院专家到我们田里看了,已经可以收了。”种植户李家才黝黑的脸上透着喜悦:“我已经种了8年再生稻,今天测的结果不错,而且新的专用机型履带窄减少稻苗碾压,二茬长得更好!”
据了解,信阳市再生稻种植面积已从7万亩迅猛增长至103万亩。信阳市农科院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