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你好,太感谢息县法院执行局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收到执行款。”近日,收到执行案款的申请执行人在电话里激动地对执行法官说道。申请执行人信阳某信息技术公司与被执行人田某服务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判决后被告田某并未履行付款义务,该信息技术公司遂申请强制执行。经执行法官了解,该信息技术公司正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执行干警立即查找到被执行人田某并拒传到法院,经释法说理后,因担心影响孩子上学,田某依法将案款转入法院执行账户。执行法官在案款到账后及时支付给了申请执行人,案件从立案到申请执行人收到案款用时不到5天。
一直以来,执行案款都是当事人最期待的“真金白银”,也是提升当事人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的关键。文中的案例,只是息县法院执行局高效进行案款发放的日常。为及时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息县法院执行局全面优化执行案款发放流程,按下案款发放“加速键”:不明款认领期限从8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执行案款发放期限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2025年1月1日至7月23日,息县法院案款发放平均用时已压缩至4.6天,位于全市法院前列,已发案款5311.56万元,发放率99.65%。
息县法院一套以“严细快”三字为抓手的案款发放“组合拳”,针对案款长期挂账不发放、不明款认领不及时、延缓提存渠道不畅等工作中的“顽瘴痼疾”,坚持完善执行案款机制建设,强化执行案款流程监督,多措并举为案款发放增效提速。
建章立制,在“严”字上做文章
为规范执行款物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当事人权益,息县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信阳市中院《案款对账核查制度的实施细则(实行)的通知》的内容及要求,结合息县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执行案款管理、对账监督管理制度,对执行案款的收取、发放、审批、提存、暂缓发放等各环节进行规范,明确职责范围,有效提升案款管理水平。
多措并举,在“细”字上下功夫
建立完善执行案款监管员机制。执行部门指定一名在编干警担任案款专员,负责执行案款专户管理工作,督促承办人完成不明款认领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发放,对提存、延缓发放的案款定期调度,对即将超期未认领或即将超期未发放的执行案款进行督促提醒,确保案款能够得到实时监管、及时清理。
建立完善执行案款收取准入机制。严格落实“一案一账号”制度,将到账案款精确归集至每一名缴款人,“一案一账号”适用率保持在90%以上。执行立案时主动收集并校验申请执行人收款账户信息,收款账户信息经申请执行人书面确认后附卷。对于未进入“一案一账户”的不明案款,财务部门在到账当日或者次日发布待认领不明案款清单,该类案款严格在案款到账5个工作日内完成认领和处置。
建立完善执行案款延缓发放、提存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上级法院相关要求,做到“能发尽发”,院局领导严把提存、推迟发还审批关,确有必要需提存、延缓案款必须填写书面审批表说明理由,并由院局领导严格审批。
建立完善执行案款常态化对账核查机制。实行双轨对账法,案款专员每日核对进账、督促执行员认领到账案款并发放,每月初对上一月的执行案款进行对账核查,核查结果由执行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对账人员签字确认。
优化流程,在“快”字上再加速
传统案款发放模式需要申请执行人填写收款单据,导致当事人为领取案款多次奔波,增加当事人诉累,司法体验感欠佳。息县法院执行局为此改革传统模式,在执行立案时就对申请执行人领款信息进行登记,发放执行款时,承办人员通过“一案一账号”系统提起线上申请,分别由案款专员、执行局负责人和分管院领导线上审批确认后,转由财务人员核对办理案款发放。
本着实现“让申请执行人最多跑一次”的目标,紧盯案款系统节点,压缩审核时限,通过畅通内部协助,精简线下流转环节,平均压缩审核时限3天,切实提高案款发放效率。坚持“即到即发,应发尽发”的原则,通过案款到账即提醒,三日内未及时认领、发放再提醒,七日内仍未处理便督办,实时跟进案款发放进度,有效提升了案款发放的效率,使案款发放驶入“快车道”。
息县法院将及时发放执行案款视为实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表现,此次执行案款发放平均用时的缩短,是息县法院在解决民生实事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下一步,息县法院将秉持“如我在执”的情怀和担当,让司法的温暖更快速、更准确、更有力地传递到每一位当事人手中,真正做到将“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