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七月的史河波光粼粼,大别山南麓的陈淋子镇在晨雾中苏醒。沿着干净整洁的府前路前行,充满文明气息的俏吧邻里中心里,志愿者正在为老人修剪指甲;政府门前的广场上,晨练的居民自觉将空水瓶投入垃圾桶;转角处的"乡村光荣榜"前,几个孩童正指着乡村光荣榜里"好乡贤"的事迹轻声诵读......这座豫皖交界的沿边乡镇,正以全国文明村镇的担当,在新时代续写崇德向善的文明篇章。
一、志愿红辉映文明底色
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各村(社区)组建的文化队、“舞动青春广场舞队”“爱老助老服务队”“理论宣讲服务队”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正在集合,马上要下到各村开展“尊老爱老饺子宴”“文明服务志愿行”“扶弱济困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活动。镇小门前,“护学岗”志愿队员身穿“红马甲”在学校门口巡查,发现堵车堵点问题及时化解,提醒接送孩子的家长注意安全并规范停车,成为师生信赖的“安全守护神”。留守儿童家中,爱心志愿者携带生活、学习等用品,用“爱心陪伴”填补监护空白。防汛抗旱和农水建设现场,应急志愿者们正冲锋在前,带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参与防汛抗旱、兴修大塘堰坝。助爱回家志愿者协会陈淋子服务队踊跃支援甘肃地震救援,带动辖区群众以及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群众合力为灾区群众捐赠衣物、送去温暖。
二、生态绿扮靓幸福家园
雨后初晴的后冲村,张大爷正在打理自家庭院。他家的"微花园"里,废弃瓦罐变身多肉花盆,旧轮胎改造成月季花架,这个曾堆满杂物的院子在"美丽庭院"评选中脱颖而出。更令人欣喜的是,周围的村民看到张大爷家的变化后,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陈淋子镇将每周五定为“全镇清洁日”,深入开展“共创和美乡村携手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倡树文明新风,引导向善向美,助力乡村“提颜值”。截至目前,已开展上百次集中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树立了爱卫生、勤清洁、讲文明、树新风的观念。
三、文化金浇铸精神高地
孙滩村的三土艺术团,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团体,他们以土语、土调、土味为特色,自编自演反映农民生活的各类节目。这个艺术团的所有演员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扛上锄头就能下地干农活,而一旦穿上演出的行头,便能迅速化身为舞台上光彩夺目的演员,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表演。2024年11月7日至9日,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暨首届客家民俗文化艺术节隆重举办,三土艺术团表演的《花挑舞》作为河南省唯一入选的节目在这一盛会上亮相,获得了观众的高度好评。这不仅是对三土艺术团艺术水平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河南民间艺术的一次有力宣传。该艺术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明创建进行了深度融合,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的民俗文艺队。这支队伍独具匠心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编进花挑舞之中,同时还将其融入划旱船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里,使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三土艺术团在十几年的创新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可喜可贺的优异成绩。目前,艺术团内拥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9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6人,河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8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6人。这些会员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积极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为倡树文明新风、推动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不断提升着整个团队的艺术水平和影响力。
四、家风蓝引领文明新风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形成“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文明新风,2025年5月25日上午9时许,在镇党委书记潘向东的带领下,陈淋子镇“送家风家训牌匾进家庭”小队带着承载着温情与肯定的家风家训牌匾,先后走进大营村邢良才、草田社区谢永荣、前庄村任道喜、孙滩村吴贻宝四户好家风家训代表家庭,以一场庄重而温暖的“送匾仪式”,让好家风从“纸端”走向“生活”。每到一户,潘向东都亲自将镌刻着各个家庭特色家风的牌匾交到主人手中,并协助悬挂在客厅显眼位置。
“‘与人为善,与邻为友。国事家事,能尽人心。’不仅是你们的治家之本,更是全镇的精神财富。”在邢良才家中,潘向东指着牌匾上的字样,与家庭成员亲切交流,“好家风是传家宝,要一代接着一代讲,让子孙后代都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
“没想到镇里这么重视我们家的‘老传统’!”任道喜家庭代表接过牌匾时难掩激动,“我们家祖祖辈辈靠‘正直做人、踏实做事’过日子,现在有了这块匾,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今后我们要把这份家训讲给孩子们听,让好风气越传越远。”
送匾仪式后,潘向东与各家庭围坐谈心,详细了解家风传承的故事与经验。在谢永荣家中,当听到其儿子为村内捐赠13盏路灯的事迹时,潘向东连连点头:“好家风不仅能管好‘小家庭’,更能带动‘大邻里’。希望你们不仅自己守好家风,更要当好‘传声筒’,多向身边人分享经验,让更多家庭跟着学、照着做。”
“家风是种子,种在心里就能开花结果。”潘向东在交流中强调,“全镇上下要以优秀家庭为榜样,把家风建设与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结合起来,让好家风成为社会治理的‘软支撑’、文明进步的‘源动力’。”
下一步,陈淋子镇将继续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政策宣传、移风易俗、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文艺汇演、扶贫助困、关爱特殊群体等文明实践活动,精心策划更多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守好“全国文明村镇”荣誉为目标,继续打造文明实践共同体,让文明之花在史河之畔常开不败。(张中文 金宏辉 张拓)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