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大家看清楚这个动作要领……”7月17日,息县濮公山水上乐园的岸边,息县妇幼保健院护士长潘丽给围拢过来的人群手把手演示心肺复苏操作。濮公山街道联合县妇幼保健院、派出所及辖区村部开展的溺水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现场,一场紧张又实用的急救技能培训正在这里有序进行。
演练一开始,就模拟了游泳场突发的溺水险情。随着一声“有人溺水了”的模拟呼救划破水面,现场气氛立刻紧绷起来。只见救生员作为第一响应者,迅速跃入水中,凭借专业的救生技能,稳稳将“溺水者”成功转移上岸,为后续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
县妇幼保健院的急救团队已经赶到岸边。医护人员立刻俯身对“溺水者”展开专业评估,紧接着熟练地展开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等一系列操作,每一个动作都规范又迅速。从接到指令到实施救援,整个过程衔接紧密、有条不紊,让围观的群众真切感受到了“黄金救援”分秒必争的紧迫感。派出所民警也迅速行动起来,高效地维持着现场秩序,确保救援通道始终畅通无阻;各村部工作人员则忙着演练协调与后勤保障,大家各司其职,形成了基层联动的强大合力。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心肺复苏,今天自己动手练了才知道细节这么多!” 刚在护士指导下完成实操练习的村干部李青松,深有感触地说。演练一结束,妇幼保健院的护理团队在现场开设了“急救课堂”。除了心肺复苏,护士们还详细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街道工作人员、民警、村干、游泳场员工,还有不少热心的围观群众,都纷纷上前轮流练习。大家从一开始的生疏紧张,到后来慢慢熟练镇定,还时不时互相指出操作中的问题,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溺水急救的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县妇幼保健院护士长潘丽在培训中反复强调。她告诉大家,这些急救技能看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只有真正掌握了,关键时刻才能“敢上手、会操作、能救命”。参与培训的不少人都表示,以前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这次亲手操作后才明白其中的门道,尤其是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学会这些技能太有必要了,万一村里或社区遇到紧急情况,心里就能有底了。
此次演练不仅有紧张的救援模拟,更充分检验了多部门的联动能力。通过这次演练,有效检验了街道多部门应对突发溺水事件的联动机制和应急预案,也提升了应急队伍快速响应、协同作战和现场处置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把急救技能从课堂带到了群众身边,让大家实实在在学到了能救命的本事,真正朝着“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安全是底线,生命重于山。本次演练是起点而非终点。”濮公山街道应急办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继续深化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携手共筑安全防线。眼下暑期已经到来,很多人会选择戏水消暑,也提醒大家,一定要选择安全的场所,多学一点基础急救知识,说不定在关键时刻就能派上大用场,挽救一条生命。 (何红 李梅 刘慧斌)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