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阳市光山县北向店乡通过摸清家底,管好家产,壮大家业,不断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筑牢强村富民根基。
竞拍交易,壮大“家业”
“我村的水库对外租赁原来每年只有1万多元,通过竞拍,每年租金涨到了6.85万元。”徐斗塘村支部书记胡宗平激动地说。位于北向店乡徐斗塘村的张岗水库租赁期限到期后,通过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招标,经过29次竞价,成交额达到每年6.85万元,溢价率高达242.5%。
近两年,北向店乡已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完成交易8宗,让部分资源以竞拍的方式阳光招租,进一步盘活了“沉睡”的资源资产,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成倍增长,助推当地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完善机制,摸清“家底”
“以前家底不清,随意性强,现在一目了然,风险防范能力大大提高。”吴大湾村
2024年北向店乡印发了《北向店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指导和监督各村按照文件要求管理好村集体“三资”。
在推进的过程中,按照“因村制宜、尊重民意、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原则,通过建机构、建制度、建台账、建平台,不断夯实组织保障,压实主体责任,全面清查核实了农村集体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依法依规确认集体资产所有权归属。实现所有村属固定资产资源登记全覆盖,建立了完整的资产资源台账,梳理村级资产资源租赁合同49份,整改问题合同2份。
成立专班,管好“家产”
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成立了以乡
乡纪委全程跟踪参与,聚焦“10个方面”问题整治重点内容,梳理了一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求村、社区每周上报问题台账及问题化解方案,同时开展“三资”清理回头看,在清理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集中研判,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下一步,北向店乡将持续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注重建章立制,坚持边整治边总结边提升,为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驾护航。(金宏辉)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