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因路而美,产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近年来,信阳市平桥区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先行,把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载体,以“中
高位谋划,布局交旅融合“先手棋”以路串景,是旅游公路最核心的功能。为此,平桥区紧扣交旅文创融合战略要求,结合信阳市“1335”工作布局和平桥区“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把“四好农村路”和旅游公路建设作为交通部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高位部署谋划推动。平桥区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听取乡镇意见,精心选取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带动有力、基层基础厚实的震雷山办事处、五里店办事处、五里镇、洋河镇为乡村振兴示范区,围绕四乡镇统筹规划,以道路为基础,将4条循环路与交通规划、乡村振兴规划、旅游规划、产业规划等有效结合,积极构建集“十里水乡带,大、小循环线,震雷山休闲康养区、大郝堂农文旅融合区、十里水乡赏游区、生态旅游观光区”的空间布局。通过线路的规划,将郝堂君林蓝莓、信阳醇天然葡萄酒庄园、太平山生态茶基地、好云朵朵露营基地、张玉珩故居、乡建博览园等产业经济、旅游景点、研学基地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对道路升级改造,增设慢行系统,方便游客到郝堂景区、乡建博览园等旅游景点出行,达到“快进慢游”的效果,促进交旅融合,以示范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带动全区农村公路“以路兴区、以路富民”全面发展。
目前,全长33.3公里4条大闭环循环路已建成并组网成型,沿大闭环生态路线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城乡融合、农文旅融合打造了产业、基础设施、农房改造等亮点38个,设计驿站7处、节点景观13处、配置公交站点20处,共享单车放置点13处,串连起了美丽乡村郝堂--十里水乡旅游大道--乡建博览园。为便于在游客乡村旅游中口耳相传,根据道路在环线中的位置关系,对路段进行编号,分别命名为1号线、2号线、3号线和4号线。在道路建设上,结合每段道路的地形情况,因地制宜进行道路标准断面设计,以满足通行、乡村旅游、文旅带动的示范效应,同时围绕4条循环路,已把美丽城镇、美丽村庄、美丽公路、美丽小溪、美丽田园“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漫游平桥”特色乡村旅游公路品牌。
精准发力,打好项目建设“组合拳”一是用好政策资金支持。为解决资金不足,项目建设初期,区委区政府主动作为,在资金筹措上,坚持政府投资与社会融资相结合,紧盯
聚焦共享,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道顺民心畅,路通百业兴。“四好农村路”和旅游公路的建设,是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全域旅游的有力支撑。如今,以美丽乡村郝堂为中心打造的4条环线公路已成为平桥区富美乡村的名片。这些都是平桥区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致力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乡道、绿道、碧道,风貌提升、特色产业等要素串成线、连成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承载天然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具体体现。道路沿线兴起客栈、农家乐、采摘园200余个,每年吸引游客近20万人次,直接增加就业岗位1800余个,38个行政村(居)627个自然村10万余人直接受益。
随着循环公路的建成,在道路沿线增加了公交站、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驿站等,极大程度提升完善了示范区四个乡镇办事处的基础设施,并向自然生态“借景”,依靠青山绿水,打造多处口袋游园、观景平台等,在示范区已逐步形成郝堂乡村旅游示范区、十里水乡生态旅游观光带、五里乡建博览园、五里静脉产业园等“一区一带两园”的旅游格局,已真正成为群众的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