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在积极打造“农科先锋促振兴”党建品牌的过程中,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党支部始终发挥着战斗堡垒的核心作用。3月26日,在党支部书记扶定的带领下,党支部成员组成“农科先锋科技服务队”前往罗山县秋满仓农机专业合作社,以科技力量助推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罗山县秋满仓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其再生稻育秧工作受到了党支部的高度关注。“农科先锋科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再生稻育秧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并就豫南再生稻的种植模式、技术落实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党支部书记扶定研究员强调,再生稻是豫南稻区增产增效最为显著的种植模式,而育秧作为关键基础环节,需要合作社加强管理和技术落实,确保秧苗健康生长。

据了解,该合作社目前建有育秧大棚60多座,为周边农户提供再生稻育插秧服务。今年已育再生稻秧苗10多万盘,可以栽插8000多亩大田,最早的一批秧苗已处在离乳期,2周后就可以栽插了。党支部书记扶定研究员告诉该合作社负责人,豫南再生稻可实现“一稻收两季、一亩产吨粮”,是豫南稻区增产增效最为显著的种植模式,也是契合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的重要技术措施。再生稻育秧是关键基础环节,通过集中育秧社会化服务能有效降低风险,保障技术落实,促进成果转化,能更好的促进再生稻发展。合作社要围绕良法,聚焦重点环节,形成促进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的高效模式,支撑区域内农业发展。

在合作社育秧大棚内,“农科先锋科技服务队”与合作社负责人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再生稻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难题,针对近期阴雨寡照大风降温的天气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建议,并要求合作社加强观察和管理,确保育秧安全。
此次科技服务活动不仅是一次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更是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体现。通过科技服务队的现场指导和建议,合作社负责人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力量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再生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党支部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未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各个党支部均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院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持续擦亮“农科先锋促振兴”党建品牌,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金宏辉)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