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任一批“头雁人才”,为乡村振兴“增势”。以乡镇党委、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优化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年龄、学历结构,实现“一降一升”。建立村两委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制度,创新推行“三评两比一综合”村干部考核方式,不断提升村级班子整体效能。完善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乡村干部,优先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激励乡村干部担当作为。重点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以优秀年轻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持续开展对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组织8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报名参加学历教育,150余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省市培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和攻坚实战能力,大力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理的带头人,坚持把致富能手、返乡成功人士等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为“头雁队伍”蓄满“一池春水”。
培育一批“鸿雁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深挖本土人才资源,凝聚发展合力。目前浉河区已认定乡土人才316人,其中高级乡土人才39名,在带强产业发展、带领技艺传承、带动群众致富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涌现了传统技艺传承人肖珺景,坚守茶乡,祖孙六代传承和发扬国家非物质遗产--信阳毛尖制作技艺,成立信阳周肖同茗茶叶有限公司,推广茶技艺,传播茶文化。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养和带动近千人就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浉河区拔尖人才龚本富,通过“公司+基地+合作户+农户”模式,建成徐洼村1600余亩蓝莓种植基地,蓝莓种植技术服务至河南大部分及湖北、安徽部分地区。他同时担任东双河镇“党建+浆果”产业联盟秘书长,带动60余名农户家门口就业,平均每年增收3000余元,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富之路。
招引一批“归雁人才”,为乡村振兴“提速”。打好“乡情牌”,扎实开展“雁归来”工程,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摸清摸准在外人才底数,根据在外人才返乡意愿、行业、专长等建立479人的浉河籍在外人才数据库。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干部联系在外人才制度。以“情系家乡,智汇浉河”为主题,开展浉河籍人才返乡入乡创业投资对接会,对返乡创业人才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为在外人才返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吸引在外企业家、专家、技能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聚集。通过发放倡议书、召开在外人才座谈会、建立在外人才微信群、上门慰问等多种方式,向广大人才传递党委政府温暖,激发在外人才反哺家乡、回报桑梓的热情。(刘泽鲲 蔡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