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身茶叶,
荒山野岭艰难求索
2005年,风华正茂的复原军人易明宇,带着在部队炼就的刚毅果断、拼搏奋进的探索精神,复员到家乡罗山县周党镇。周党镇属深山和浅山并存的山区,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多少年来,许多荒山野岭由于乱石横空,荆棘丛生,劳动强度大、开发困难多,甚至危机四伏,造成了资源闲置浪费。加上当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不少低产浅山地也被撂荒。易明宇感到这些闲置的荒地蕴藏着无尽的商机。只要开发利用的好,就可以带领群众找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目标锁定后,易明宇争分夺秒、多措并举,一边认真研究解读国家的有关三农政策、土地政策,一边奔赴全国各名茶产区学习考察。并向当地老茶农虚心请教,在茶叶专家的科学指导下,他紧紧抓住当时政府大力号召绿化环境、退耕还林的天赐良机,毅然决策:带领农民、改造荒山、扭转土地。大踏步迈开了困难重重、风险重重的发展茶产业的第一步,成立了“罗山县灵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周党镇茶叶协会”。为改坡造田,他把父母给的准备结婚用的钱花了个精光,可资金仍是杯水车薪。他顶住压力,四处筹措,一举买断了周党镇杨柳村3000余亩荒山70年的产权。他率领员工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在这3000亩荒山上披荆斩棘、同吃同住,在工程进行到最为艰苦的日子里,员工们还可以轮番作业,而易明宇时常连轴转。
有一次为拿下一个陡峭的山坡,他两天两夜未合眼,并因资金跟不上,急的双眼通红,满嘴起泡,加上连日的繁重劳作,易明宇一下子瘦了10多斤,可他仍然坚守在工地,员工们被他这种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敢于吃苦的精神所感动,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提前半个月完成了预定的工期,建成了一个高标准、高起点,可机械化采摘的大茶园。为增强茶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易明宇和社员们商议,并在该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下,认真的进行规划,奔着公司于农户互利双赢,以及杨柳村防洪抗旱的原则,确定在该村修建6座小型水库,其中有2座是专为杨柳村修建的。如今,这6座小型水库不仅保障了茶园旱涝保收,而且还保障了杨柳村的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公司虽然为修建水库投入了不少资金,但惠及了几百户农民,得到大家的一致赞誉。目前,这个标准化的大茶园早已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丰盈园。面对绿浪袭人,茶香花香四溢的美丽景色,经常有城里人到此旅游观光、拍照留念。
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
合作共赢硕果累累
首战告捷后,易明宇不仅没有停滞前进的脚步,而且更加激发了他将合作社扩张的雄心。他按照国家的惠农政策,时刻牢记合作社和社员要互利双赢、共同致富的原则,他构建的“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协会”的经营模式,拥有了50000余亩茶园而且还是一个利益联合体,将茶农的心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为当地的安定团结起到了极大的稳定作用。易明宇本人因成绩显著也成了人们生产、生活和致富路上的领航人。
2008年,为了推进茶叶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总经理易明宇毅然决定在周党镇吊桥村投资1650万元,新建5000亩良种茶园基地。吊桥村这片荒山、荒坡长时间闲散,野草丛生,水土流失严重,没有经济效益,开发出来后,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生态重建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11年,易明宇在罗山县龙镇桃园村流转山地10000余亩,新建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农牧、农林结合,使种植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纳入了水利部九龙河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省、市、县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考察调研。
易明宇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几年来先后研发创制了茶多酚、茶微粉、红茶酒等七大个系列20多个茶产品,将合作社这个产业链条拉的绵长而坚韧,效益倍增。且辐射带动罗山县、光山县、浉河区等十余个乡镇部分村组数千农户受益。
十余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取得了各项殊荣。公司“仙灵”牌商标,是河南省著名商标。公司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公司荣获河南省十佳最有潜力科技创新企业。2013年,公司仙灵牌红茶、绿茶荣获河南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公司被评为中国茶叶企业全国百强企业。公司生产的仙灵牌信阳毛尖,自投放市场以来,多次荣获中国信阳茶文化节最高奖项。仙灵绿茶曾获世界绿茶大会(日本)“蓝天玉叶杯”金奖、“盛宏杯”金奖;仙灵红茶,连续在2011,2012年中国国际茶博会上登上“茶王”的宝座。
目前,公司基地是全国标准化茶园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13年,在茶园基地综合管理过程中,他带领公司科技人员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了“我国南北过渡带茶园主要有害节肢动物绿色防控技术”、“ 高产优质茶园综合平衡施肥技术增效方法”省级成果2项。
助力脱贫攻坚,联系帮扶创争先
易明宇成功后,依然本着低调做人,诚实守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德理念和人生追求,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关心三农。但凡乡亲们遇上急事难事,他总会虚寒问暖,真诚相助。他先后为济困助学,抚贫救灾,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捐款百万元。尤其是有一年夏天,信阳遭受了几十年一遇的干旱。吊桥村近千亩稻田危在旦夕,急需灌溉,但大井小河已无水可取。易明宇深明大义,急农民之所急,不顾自己200余亩水库中几万尾鱼苗几十万元的损失,毫不犹豫的开闸放水,救活了农民的稻田,保证了农民的收成。
同时,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的感召,易明宇不忘初心,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产业带动扶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乡亲们,用自己的努力来帮助贫困户们跃出贫困的泥沼,多措并举,打响脱贫攻坚战。
(1)是建档立卡,到村到户。易明宇带领公司员工成立扶贫小组,对茶基地覆盖的贫困村、贫困户进村入户调查登记,建档立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一村一策”、“一户一方”的扶贫帮扶方案。安排合适的就业岗位,帮助提高贫困户的收益,实现公司覆盖的周边村镇贫困户的永久脱贫。
(2)是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茶叶生产的基础上,易明宇成立了“罗山县灵山茶业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管理模式,由合作社负责种植管理茶叶,贫困户参与并分红。通过土地流转5万亩,增加贫困户收入,吸收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
(3)是技能培训,到村到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易明宇十分注重通过实施技术培训、产业扶持,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一方面,积极实施技能培训。结合贫困户和合作社实际,免费对贫困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先后组织茶叶生产、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等各类农业技术培训20余期,聘请专家、教授、农艺师50余人次,发放各种技术和科普书籍6200余册,累计培训群众2000余人次,其中精准识别的贫困户280人次,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自我脱贫致富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扎实开展技术跟踪服务。对贫困茶农常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的四统一服务,提高经营管理茶园的水平,使茶叶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直接带动贫困茶农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收入明显增加。同时,合作社收购的茶叶质量有了保障,利润有了增加,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户双赢互利。
(4)是帮扶就业,到村到户。公司茶叶基地覆盖的吊桥、陡山、宋楼等村,种茶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易明宇流转了当地的茶山,聘茶农和贫困户在公司务工,公司的茶园基地每年提供近1300个采茶岗位,优先使用贫困户,支付80-150元/天的劳务费用,对有意愿来公司就业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易明宇根据他们不同年龄、不同技能、不同身体状况打造多元化的就业岗位。
易明宇作为“信阳十大杰出青年”、市政协委员,勇于为精准扶贫担当尽责。在易明宇的创业道路上,他靠着流血流汗不流泪的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性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张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