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初起:
桑菊银翘散加减
适用范围:发热畏风,咽痛,口渴,轻微咳嗽,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处方:桑叶10 白菊花10 金银花10 连翘10 芦根10 桔梗10 薄荷10 荆芥10 防风10 板蓝根10 浙贝母10 白芍15 炒苦杏仁10 生甘草6 共三剂
主治: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日一剂水煎分五次服用,生姜半个拇指大小切片为引,每次200毫升(小儿根据年龄体重剂量相应调整)。
加减:畏寒发热加入柴胡10、黄芩6、葛根10;恶心呕吐加入:清半夏10、陈皮10、茯苓10。周身疼痛加入羌活10、独活10

疾病中期:
麻杏石甘汤加减
适用范围:发热,气喘,咳嗽,痰多。胸闷,口渴。舌质红舌苔黄腻,双脉滑数。
处方:麻黄6 生石膏15 炒苦杏仁10 白芍15 桑白皮10 浙贝母10 葶苈子15 黄芩10 大枣6 白芍15 大青叶10 板蓝根10 桔梗10 生甘草6 共三剂
主治:宣肺平喘,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一日一剂水煎分五次服用,生姜半个拇指大小切片为引,每次200毫升(小儿根据年龄体重剂量相应调整)。
加减:咳喘较重加入炒白芥子30,葶苈子调整为30

疾病后期:
桑白皮汤加减
适用范围:体温正常但遗留咳嗽吐痰不畅或者痰多,舌质绛舌苔薄白或者白黄腻,左脉弦,右脉弦滑数。
处方:炒白芥子15 葶苈子15 桑白皮10 地骨皮10 浙贝母10 炒苦杏仁10 枇杷叶10 白芍15 当归10 熟地15 桔梗10 法半夏10 陈皮10 茯苓15 白术10 荆芥6 生甘草6 共五剂
主治: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生姜半个拇指大小切片为引,一日一剂水煎分五次服用,每次200毫升(小儿根据年龄体重剂量相应调整)。
加减:口干、口苦、尿黄加入牡丹皮10、炒栀子6、黄芩6、知母15、黄柏3

信阳市中心医院坚持中医药深度介入,在不同阶段为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中药治疗。
责任编辑:袁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