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仁山是土生土长的商城人,善于紧跟时代步伐、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的他,如今已成长为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领军者。2009年2月,他率先成立了永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十三年的拼搏,合作社已由当时只有11名社员、300亩耕地的小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如今拥有注册资金300万元、社员150名、实现水稻机械化插秧2000多亩、大中型农业机械35台(套)、农机化库房550平方米、晒场3000平方米、年统一耕作能力在万亩以上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
“今年合作社‘稻鸭共作’种植面积1100多亩,养了1万只鸭子。”蒋仁山介绍说,“稻鸭共作”的生产模式优势十分显著,鸭子以稻田里的害虫、杂草为食,又能松土刺激水稻生长,排出的粪便可为水稻提供营养丰富的全价有机肥料,这样既可保证食品安全无污染,又提高了粮食附加值,真正做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利益共存。
据了解,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质优价廉的种子和肥料以及粮食烘干、代存、运输和收储服务,目前已带动帮扶李集乡余围孜村50户150余人增收。
“我在这里干了十多年活儿了,每年能有两万多块钱的收入!”今年69岁的刘万珍老人说,自己主要是在农忙时节做些下种、除草、晒稻等工作,活儿不重,自家的事儿也一样也没落下。
在鹰嘴山下偌大的牛栏里,48岁的王必金正在忙着除牛粪。“我是伏山乡人,在这里主要负责调配饲料、喂牛、除粪等工作,每月挣些钱补贴家用,很满足了!”
“今年新成立的生态家庭农场养殖了300多头肉牛和60多头土猪,水稻秸秆当饲料,动物粪便做肥料,实现了循环利用。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扩大‘稻鸭共作’种植面积,养殖更多的猪、牛,让农场为乡亲们带来大收益,让乡亲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憧憬未来,蒋仁山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