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参与聚合力。全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机关干部下沉一线,村组干部划片分包,无职党员全员上阵,主动亮身份、领责任、争先锋,以网格管理为支撑,以“五好庭院”“三星级文明户”等评选为载体,构建党群互动的“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氛围。
广泛宣传营氛围。全镇各村依托微信老乡群、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载体,多角度、深层次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及“生态宜居星”创建标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引导广大群众完成从“站着看”到“动手干”的思想转变和行动转变,营造上下同心、全员参与、共建生态宜居村的浓厚氛围。
聚焦重点再攻坚。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薄弱环节,在前期整治的基础上,以房前屋后、背街小巷、坑塘沟渠为重点,坚持“五先四拆”即宣传先行,示范先动,沿线先整,乱建先拆,表彰先进;包村领导督导拆,党员干部带头拆,动员群众自行拆,对照台账逐户拆,各村上足人力机械,对杂草垃圾、垃圾死角、乱堆乱放全力清除,对残垣断壁、私搭乱建、破旧围挡强力攻坚,确保整治到位,不留死角。
打造亮点促提升。在整治提升行动中,全镇围绕“挖掘文化资源、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人居环境、守住乡愁记忆”的思路,把传承历史文化作为建设宜居乡村,留住乡愁记忆的精神动力。孙铁铺镇江湾村由村集体筹资200万元,购置后乡村民组危房1处、闲置旧房2处改造为“村史馆”“红色纪念馆”,内部用生产生活老物件留住乡愁,再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红色记忆,外部以村史馆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人居环境提升,推动了乡村从“环境美”到“发展美”,从“一时美”到“长久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