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笔者思绪回到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赵明主任做为信阳市特级教师代表受到省委省政府接见表彰。
赵明同志获得本次县德艺双馨人民教师表彰是息县一高全体教师的骄傲,也是张其煌校长的“三颗珍珠”教师发展理念引领下息县一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重要成果,还是全体教师砥砺奋进、结伴同行、共同成长的成果,同时也是我省中原名师培育项目和华南师大基地培育的重要成果。
赵明同志坚守自己的学科同时超越着自己的学科,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从一个人的梦想到引领一群人的奔跑,无不践行着时代大先生的品质和风范,“万物相形而生、众生互惠而成”是他的育人观,“争做时代大先生更要做好身边小事情”是他的工作态度,“教师的眼界就是课程的边界”是他的课程观,“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心因积疑而起悟、学因渐博而相通”、“多歧为贵、不敢苟同”、“过如春草芟难尽、学似秋云积不多”是他的科研态度和治学精神,“聪明人更要下笨功夫”、“一吨重的小聪明也赶不上一克重的真诚”是赵明同志的生活观和交友观。“真诚的对待经历,豁达的对待结果”、“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有则用之,无则便之”、“叶不慕花容,叶自有叶魂,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他的初心使命和教育情怀。
主要业绩及教育理念
向下沉潜向上飞扬
-------息县一高中原名师、特级教师赵明简介
赵明,1995年7月任教息县一高至今,教龄27年,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业绩及成果如下:
1.2020年评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目前息县一高一线任教教师只有一人) 。
2.省特级教师(全县唯一入选省第十三次特级教师、2020 年9月10日教师节受到省委省政府接见表彰) 。
3.2022 年省英才计划育才--中原教学名师(省委组织部和省人社厅高层次人才、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系列教育厅遴选推荐9人、信阳市近三年此项都空缺) 。
4.2021 年度中原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已经认定、全县唯一、全市5人、并且息县一高被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
5.主持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县域普通高中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文件号:教教科【2021】364号,课题编号:2022JKZD26)。(2022 年度全省基础教育唯一入选、目前是全市基础教育最高级别课题、并在市教研室开题) 。
6.主持完成成果获得 2022 年度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四年一次、全县唯一) 。
7.第二批信阳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系统全县唯一、目前全县两人另一人是医疗卫生系统贾建) 。
8.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全县只有县教体局鲍书记等四人) 。
9.首届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化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
10.河南省优秀教师(2019年)、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6年)、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实践教育先进个人、省教研室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连续三年获得河南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11.境界格局:2012年学校集资福利建房(原来县教师进修学校院内120平方米),了解青年教师住房困难后主动退出(集资款10万已经交、选房顺序已经公示),后来学校青年教师殷福明(高三生物) 、彭立花(高二语文)顺利住上新房。在同年省级骨干教师评选中主动把指标让给程果教师(并帮其整材料)。
12.发展格局视野:赵明教师在学校除了教学工作还担任教研工作,引领各位教师践行张其煌校长的“三颗珍珠”教师发展理念,先后100多人在学校组织的蒲公英论坛上进行读书成果汇报,并且把张校长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整理凝练并先后2次推送到河南教育宣传网平台,获得了省内外好评和点赞,引领息县一高各位领导和教师践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理念和思想,帮助大家走上教科研专业发展之路,目前息县一高是全市唯一具有“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省级课题学校,并且张校长主持的“新时代县域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实践研究”省级课题顺利结项,研究成果发表在 2021年12 期《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上,在更新大家观念,践行“五育融合和五育并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以中原名师培育项目为依托,把华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教师发展的理念和息县教师实际相结合构建新时代县域强师路径和具体策略。
13.与时代同向同频:赵明教师本着“聪明人更愿意下笨功夫”的理念,坚守息县一高 27 年,在疫情期间引领组内教师线上线下融合“把疫情当教材、把苦难当财富、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祖国共成长”思想和理念,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抗击疫情资源,最终提升为育人成果。学生10人次获得省级奖励(刘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班主任为李树学)、教师3人次获得省级优质课奖励(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各 2 人)。
14.辐射带动:赵明中原名师工作室秉承“外事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累计推文有300多篇文章、其中原创文章292篇,关注人数有5324人、总浏览量有 20万人次(2022年6月---至今有 2.5 万人次)、其中省厅组织的“争做时代大先生”“当好引路人、一起向未来”“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及“强师计划”直播会议内容受到省市教育教研部门的点赞和推送,赵明老师引领示范带动省外和市县域内60多位本学科教师学术发展,在师德师风、学术发展、育人理念及育人思想等领域辐射带动了息县一高及周边兄弟学校1000多人的专业发展,在改善基础教育生态及破内卷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在“双新”“双减”“双碳”背景下,息县一高在教师教育、师德师风、各类学术荣誉推荐评选、各级课题评选、各级各类优质课赛等活动中都摸索出一套“绿色、公平、环保、高效”的流程和方法。
15.引领示范:“叶不慕花容,叶自有叶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赵明同志的教育情怀和初心。本着“珍惜眼前人”的理念,先后指导姚泽勇、张江威、叶军、卢守政、魏闻、杨西涛、夏鹏飞、鲁然辉、魏娟娟、徐雪勇等市县域30多人成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并成长为息县各个高中高三教学骨干和学校中层领导。作为中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积极发挥“中原名师”辐射引领作用,示范引领带动息县一高、息县二高、息县二中、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中、信阳高中等市县域内60多位中学化学教师依托“三颗珍珠”教师发展路径提升专业发展的品质和内涵,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
结语
和工作室同伴一起成长
和校外同伴携手同行
和学生一起
本次县德艺双馨人民教师表彰是工作室主持人赵明同志继2020年教师节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特级教师)接见后,再一次获得重要荣誉称号,这是在张其煌校长的“三颗珍珠”教师发展理念引领下息县一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另一重要成果,也是全体教师结伴同行共同提高的成果,同时也是我省中原名师培育项目和华南师大基地培育重要成果。
赵明同志坚守自己的学科同时超越着自己的学科,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从一个人的梦想到引领一群人的奔跑,无不践行着时代大先生的品质和风范。“万物相形而生、众生互惠而成”是他的育人观,“争做时代大先生更要做好身边小事情”是他的工作态度,“教师的眼界就是课程的边界”是他的课程观,“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心因积疑而起悟、学因渐博而相通”、“多歧为贵、不敢苟同”、“过如春草芟难尽、学似秋云积不多”是他的科研态度和治学精神,“聪明人更要下笨功夫”、“一吨重的小聪明也赶不上一克重的真诚”是赵明同志的生活观和交友观。
以前只知埋头去教,教知识教做题,教考试教方法,看似很有成效,却如扬汤止沸饮鸩止渴,治标不治本,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后在赵明主任及其工作室成员的引导带动和实时启发下,我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个能揽见星辰大海的世界,而且为我自己造了一方小舟,遨游师海,让我是我,也让我成就了不一样的我。为了进一步推广宣传息县一高省级劳动教育课题成果,也为了更好的把息县一高的“三颗珍珠”教师发展理念转化为教师成长的成果,在张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息县一高教研处主任、中原名师赵明的联络下,我和殷老师于8月30号上午到兄弟县罗山县第三实验小学为该校全体教师进行“新时代教师发展”和“劳动教育”主题校本培训,赵主任分享交流了六个新时代名师发展路线,既宣传了息县一高,也推动了两地的教育。 ——高二语文组 彭立花
我教学已有多年,做过多个县级课题,可作为评职称必备的市级课题,以前从未申报上过。今年有幸申报成功,全仰仗赵主任的开导。当我们课题遇到瓶颈时,赵主任开导我们“去读书吧!”人生是饱满的,立体的,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会浪费,都有自己特别的意义,别用“无用”来衡量我们的教育,你永远也不知道它会在人生的哪个关键时刻帮孩子一把。太多的人直奔“有用”而去,那活法不够好。去拥有一颗丰富的心灵吧,去触碰、感知、体味、享受生命中那些缤纷有趣的色彩和知识,做一个灵魂丰满的老师,让学生的人生旅途迈步稳健、行路长远。因此,我改变了教育的思路,以幽幽书香养己,用拳拳之爱育人,从书籍中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学生,吹皱一池春水,继而旋起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卷起万丈波澜。
——高二语文组 刘艳玲
我们班曾有个学生,专爱“挑刺儿”,问的问题及其刁钻,这让我作为任课教师,很是头疼。在组里评课时,赵主任了解了情况,说我性格太过于大大咧咧,赐我“广学甄微”四字。我下去和我家属交流,才明白赵主任的良苦用心。广学甄微,意思是涉猎广泛,同时于微小处又能仔细深入地甄别。这使我想到了学生学的《劝学》中的一句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在追求学问上,涉猎广泛是必备的前提条件。但要想学问有所精进,必须将所学到的所了解的知识进行甄别反思去粗取精,再结合教学实际和时政导向,就某一方面,某一维度深入研究下去。按照这种思维去教育,仔细打磨我的优质课示范课《原电池》,从而被全校老师认可,推荐到市里参赛。
——高一化学组 余洋
当我无法很快适应“先学后教”模式时,赵主任及时地把冯校长讲教育的视频发给我看。这个视频我一遍遍观看。感触颇深。冯校长说中国的学校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发现有价值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总是强调立德树人,四有新人,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呢?冯校长告诉我们:“人”一撇要撇出中国人的脊梁,一捺要捺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拥有好奇心的民族才能走得更远。今天的课堂价值就是20年后的公民素质。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赵主任给我的帮助很多,而在为人这件事上,赵主任给我的震撼尤其大。“独行快,众行远”,在赵主任的引领和带动下,在上学期全校优质课大赛活动中,我们高三生物组很好的体现了团队的力量,在参赛时将自己的授课全程录制下来形成自录课,最终打造代表课,向精品课靠齐。“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在教育这场温暖的修行中,有人指引,有人栽培,我辈定能“上下求索”,安百世心。
——高一生物组 程建荣
标题解读
汲古得修绠 吐论驾秋涛
标题解读:“汲古得修绠”自于韩愈的《秋怀诗》。汲古:研或收藏古籍、古物,如汲水于井。绠:汲水桶上的绳子。修绠:指修业。“吐论驾秋涛”出自 唐代 李群玉 的《湘中别成威闍黎》“吐论驾秋涛,龙宫发胸臆。”吐论:发议论、评论或作辩论。秋涛:源自于琴音。那些拥有大学问,识得大道的人,都是懂得修习自身的人,就像从井中打水,无需顾忌外物外事,修好自己的井绳即可。具体如何修习那就要从古人、古书处找智慧,哪怕身处乱世,依然胸中有沟壑,能与二三知己畅意交谈。修其身养其性。聪明人显其才智,很简单,聪明人显其愚拙,很难。能做到的人,自身品德和智慧定是已臻大成。外人可能不可感,自身却“荡胸生层云”,胸中沟壑连连,谈吐松涛阵阵。
---解读人:孙艳 吕慧(息县一高语文组)
“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这两句诗出自三希堂墙壁上的对联。为乾隆皇帝亲笔所提。意思是纵观古今之抱负,专心寄情托兴于笔墨文章。平起仄收,天然古朴,我用该楹联形容赵明同志为息县一高及整个息县乃至全市全省教育所做的贡献,十分契合。今岁中秋节,喜连教师节!一轮明月,两种情思!两千年前,孔子胸怀天下,以求传道受业,创建清明安和的理想世界。两千年后,清华学子翻开《论语》,在清华大学中与先古圣贤的相遇,领悟书中字字箴言,传承千年思想文化。中秋奇妙游舞蹈《子曰》开启一场“奇遇”之旅。也祝各位亲们中秋快乐,万事顺意,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孙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