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吴作军的小院内晒满了刚刚收割的金黄色的稻谷,乍一看,小院像是铺上了金色的地毯,吴作军坐在自家院子里,手指不停点击手机互联网平台。
“我们方集镇有桐油、板栗、茶叶、鸡蛋这些土特产,很多农户正愁产品不好卖,我学了一些电商知识后,就帮他们在电商平台上推广销售!俺这个残疾人也算有用武之地啦!”吴作军乐呵呵地说。

“我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褥疮还一直困扰着我,家里还有一个上学的孩子,沉重的医疗费和教育支出的重担全压在我家属陈光英身上!”回忆起那段日子,吴作军心里一阵阵寒颤,对妻子满心的愧疚。“那些年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更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2013年底,固始县政府办公室联系帮扶二道河村,吴作军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他家的情况,县政府办公室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为夫妻二人办理了慢性病门诊、解决公益岗位,并将夫妻二人均纳入低保户,但只是解决了他家的温饱问题。如何变“输血”为“造血”才是走向小康的长远之计。后来,驻村工作队在多次走访后,发现吴作军能够熟练地操作智能手机、网络等,结合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电商的推广这点商机,县政府办公室联系电商办工作人员上门教学,帮助他学习电商知识。在县政府办公室和电商办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吴作军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也有了脱贫的信心。他开始在互联网平台销售农副产品。小小的一部智能手机,却能让吴作军足不出户,在家每天能挣几十块钱收入。
在得知吴作军身残志坚,有一定电商知识后,县蓼城驾校也专门聘请他担任网络宣传员,让他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广泛宣传,每月给他300元的宣传费,收入虽然不多,但是,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挣来的,他的心里也更踏实了。
吴作军的儿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也以优秀的成绩考入河南农大,在奔小康的路上,吴作军看见了曙光,骄傲和幸福的笑容又一次回到了一家人的脸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如今,吴作军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俺今天的好日子啊!”这是他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2020年6月12日,中国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程凯到吴作军家调研后时称赞他说:“在二道河村民吴作军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希望。”
方集镇二道河村位于大别山区,地形地貌为浅山丘陵,可耕地面积少,村民靠山吃山,整体收入低下,是固始县的重点贫困村,就是这样一处落后的村庄,在县政府办公室党员干部精准有力的帮促下,乡村们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帮扶责任人的指导下,贫困户阮开芳在本村开办幼儿园、大米加工厂来增加家庭收入。阮开芳还利用闲暇时间在村文化广场教群众跳广场舞健身强体,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精准帮扶,二道河驻村干部深入走访群众,因户施策,多次联系县内外相关专业人士,对贫困群众有针对性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今,在二道河村,九成以上的贫困户通过帮扶实现了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县政府办公室将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盘活二道河村油茶种植合作社,做大做强产业,实现当地村民家门口就业;打造人居环境亮点,走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一个不落带领二道河群众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固始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夏明刚胸有成竹地说。(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辛鹏 张中文 通讯员 刘海燕)
(责任编辑: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