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息县举行刘邓大军成功渡淮78周年座谈会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8-28 17:13:42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8月27日上午,在信阳市息县县委一楼会议室庄重举行纪念刘邓大军成功渡过淮河78周年座谈会。会议旨在深切缅怀革命先辈光辉历史,弘扬“大别山精神”,凝聚全县高质量发展合力。信阳市市委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相关负责人、息县县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及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各乡镇宣传委员参加。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成功渡过淮河78周年座谈会,又实地参观了渡淮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追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深受感触,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息县一高历史教师徐泽林在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里参观时感慨道。

      78年前,也就是1947,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执行中共中央“战略反攻”任务,在无后方支援下千里跃进大别山。历经黄泛区淤泥陷足、汝河血战后,淮河成为挺进大别山最后一道天险。当时正值雨季,淮河水势汹涌,前有阻截、后有追兵,若无法迅速渡河,全军将面临背水一战的绝境。

      8月24日,刘邓首长指示部队在预定宿营地息县彭店留宿,并在六纵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刘伯承司令员高度肯定汝河之战,同时明确指出:“我们一秒钟也不能停留,必须立即出发,向淮河进军。明天拂晓(25日)前要攻下息县县城,夺下淮河渡口。”随后,邓小平政委对横渡准河作了具体安排,要求先锋部队六纵18旅攻下县城、夺下渡口后抓紧准备渡河器材,以便部队迅速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当晚,十八旅旅长肖永银领命出击,拂晓前攻克息县县城,控制息县大埠口渡口,为大军渡淮开辟了通道。

      刘邓首长于8月25日晚抵达准河后,据当地群众称“期淮河从未有人敢徒涉”,侦察兵也反馈水深流急,需架桥或船只渡河。

      8月26日,刘伯承没有盲从报告,亲自提马灯、持竹竿乘小船驶入河心,反复探测水深。发现多处河段水位仅及腰,可徒步通过,就在这时,刘伯承看见远处一位小战士,冒险牵马涉水,意外通过了淮河。刘伯承见其成功,立即下令:“通知李达,停止架桥,全军徒涉!”待我军全部渡过淮河后,军追赶至淮河北岸,军试图效仿徒涉,就在这时,淮河洪峰突至,军被激流卷走,官兵浮尸河面。邓小平后来回忆:“伯承亲自踩水,恰逢水位骤降,实乃天佑!”这也成就了“将军试水”的佳话。

      渡淮成功,标志着刘邓大军完成千里跃进大别山跨出最后一道天险。此后,刘邓大军像一把尖刀一样直捅入敌人胸膛,也揭开了全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序幕。

      在这个过程中,息县人民给予了人民解放军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踊跃参军、送粮送药,为大军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这种军民鱼水情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生动体现,更是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是生动写照。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纪念刘邓大军胜利渡淮78周年是让我们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领略到革命先辈的智慧与勇气,在保护和传承中,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式现代化息县高质量发展而努力拼搏!(何红 周传杰)

    责任编辑:刘晓宏

    下一篇:息县:滨水宜居新画卷 —从“水困”到“水润”的生态嬗变
    上一篇:息县: 电商搭台物流唱戏 “土宝贝”变身“网红货”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