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息县市场监管局召开惠企政策答疑会。局二级主办王凯歌主持会议,围绕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全链条的政策堵点,为辖区农业企业负责人开展 "面对面" 答疑,以精准服务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场聚焦农业企业发展痛点的答疑会,吸引了息县远古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参会。作为当地高端大米种植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深耕优质稻米产业多年,近期计划延伸产业链发展加工业务,却在加工标准、办证流程等环节遭遇政策困惑。
"我们想拓展高端大米小作坊加工业务,请问具体要满足哪些硬件条件?需要办理哪些审批证件?证件有效期是多久?" 会上,该公司负责人率先举手提问,一连串问题道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普遍困扰。王凯歌当即细致回应:"开展小作坊加工需严格遵循《河南省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加工场地要达到卫生防护、原料存储等基础标准,提交身份证明、加工场所产权证明等材料即可申请登记证。我们已安排专人负责对接,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最快 3 个工作日内办结。"
除加工环节外,电商销售瓶颈也成为现场热议话题。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时常因包装标识不规范、检测报告不全而错失订单。"电商销售必须严格执行预包装食品标签规定,像大米这类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等核心信息一个都不能少。" 王凯歌结合近期处理的典型案例深入解读,"目前我们可为企业提供标签规范定制指导、部分农产品48 小时快速检测等服务,全力帮助优质农产品 ' 上网出山 ' 拓市场。"
会上,王凯歌还系统解读了农业企业关注的生产许可审批、质量安全监管、地理标志培育等政策要点,对现场收集的企业诉求逐一明确解决路径和时限。"这场答疑会太及时了!不仅理清了小作坊办证的全流程,还弄懂了电商销售的规范要求,我们发展高端大米产业的底气更足了。" 息县远古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会后难掩激动。
此次惠企政策答疑会是息县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通过 "面对面沟通、点对点破题",真正打通了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下一步,该局将建立企业诉求动态跟踪机制,常态化开展靶向政策宣讲和精准帮扶,为息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