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原是济南军区“铁军”某部的军人,后退役分配至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早在2004年,张磊就已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在这19年时间里,张磊曾先后接到两次配型成功的消息,每一次他都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虽然前两次因为患者的原因没有实现捐献,但张磊心中一直默默祝福着,他说:“我心里想的是希望有比我更合适的志愿者配型成功,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6月份,当配型成功的消息第三次传来,张磊依然义无反顾、毫不迟疑地选择同意捐献。在经过高分辨配型和严格的身体检查后,张磊捐献的时间最终被确定下来。
10月30日,在赴郑州捐献前,浉河区政府和信阳市红十字会及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专门为张磊同志举办欢送仪式,并进行了人道慰问。在欢送仪式上,张磊掷地有声地说道:“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一朝入军门、终身铸军魂!我想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不管在任何时候,我都会义无反顾的冲上一线!我现在是一名基层的医务工作者,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身披白衣就要救死扶伤!希望我的捐献能够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11月2日,张磊在浉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踏上了接续生命的大爱之旅。从到达河南省人民医院当天起的6天时间里,张磊每天早晚各接受两针动员剂注射,以增强身体外环血液里的造血干细胞。他每天都要忍受着因注射动员济带来的疼痛,虽坐卧不安、疼痛难忍,但他丝毫没有畏惧和退缩,坚持清淡饮食和规律作息,同时还不忘给家人和同事报去平安。
11月7日早晨,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正式开始,张磊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左右两只胳膊同时插上管子,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从张磊体内采集229毫升造血干细胞。随后,由专差火速送往患者所在的地区和医院,去挽救一名素未谋面、远在千里之外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手握装满刚刚从自己体内采集出来的造血干细胞的血袋,张磊医生微笑着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虽然我一直有思想准备,但当真正完成捐献,想到此刻正有一个年轻的生命或几个家庭都在翘首以盼地等待着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去挽救生命时,还是非常激动,感到很光荣!”顺利完成捐献后,河南省红十字会为张磊送去鲜花并颁发河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荣誉证书。
作为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红十字志愿者,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能与从未谋面的患者匹配成功且自愿无偿捐献,不仅是无尚的光荣,更是无私的人间大爱。张磊同志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始终坚守“救死扶伤”的信念不动摇,无私奉献,义无反顾,用“为爱接力、为人续命”的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浉河人无私无畏、大爱无疆的光辉形象。(刘泽鲲 杨坤)